当前位置: 嘿嘿读书 > 生活健康 > 人体使用手册

人体使用手册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27 21:28
从信息科技的观点阐释中医三个现代医学的现象计算机科技的启示人体一定比计算机完美关于血液检查的两个质疑如何判断人体的脏器机能转好还是转坏?人体的系统(1)人体的系
从信息科技的观点阐释中医
三个现代医学的现象
计算机科技的启示
人体一定比计算机完美
关于血液检查的两个质疑
如何判断人体的脏器机能转好还是转坏?
人体的系统(1)
人体的系统(2)
人体的系统(3)
人体的功能系统
资源管理系统(1)
资源管理系统(2)
诊断维修系统
废物清理系统
血管系统
什么是经络?(1)
什么是经络?(2)
什么是经络?(3)
人体的硬件结构(1)
人体的硬件结构(2)
人体的修复能力(1)
人体的修复能力(2)
人体的修复能力(3)
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1)
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2)
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3)
人体血气升降趋势的症状和疾病
运动不会增加能量
血气能量的储存
如何观察血气的水平和趋势(1)
如何观察血气的水平和趋势(2)
早睡早起
按摩心包经
不生气(1)
不生气(2)
保持肠胃的清洁
不吃生的动物性食物
减肥(1)
减肥(2)
心脏病是肥胖的原因
不同体形的肥胖,有不同的原因
肠胃问题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增加身体的能量,是减肥的第一课
减肥不是减重量,而是减体积
速成的减肥多数是将垃圾脱水
减肥实例
失眠的调养
再生障碍性贫血(1)
再生障碍性贫血(2)  

  小时候英文课本中,一个国王祈求点石成金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点石成金』是西方自古以来科学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相对于西方的点石成金,东方的中国帝王则不断的追求长生不老术。这两种不同的动机,推动着东西方的科学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记得小时候,书本上介绍科学家时,所用的图片都是放了一大堆瓶瓶罐罐的化学家,在二十世纪末期信息工业开始发展之前,大家印象中的科学家大多数是化学家。西方的医学就是在那样的时空背景中发展出来的,无论是检查或者治病的药,都是化学的逻辑、方法和制品。一直到今天,西方医学仍然充满了化学科技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用化学方法来治病的科学。

  中国人经过了几千年追求的长生不老术,发展出独具一格的医疗技术。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而且建立了阴阳、五行的理论。近百年来,无论西方人或中国人都认为这种阴阳五行的理论没有科学根据,根本是玄学。二十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信息和网络科技成为新科技的象征,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的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或网络科技知识,信息和网络科技中最重要的是系统学。

  从现代系统学的观点回头看中医的阴阳五行,我们可以发现原来阴阳五行理论,是那个没有仪器和数据的年代,用来描述系统的一种方法。在过去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类似的系统,利用比拟的方式来解释人体。但是在现代系统学发达的年代,用我们熟知的信息和网络系统来解释人体,将是一个使中医更容易被理解的方法。这本书就是试着用这个角度来描述中医理论。和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可以说是用系统学治病的科学。

  软件是信息科技中最特别的事务,它是人类制造的第一个无法从硬件中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如果不明白有软件的存在,直接用解剖计算机硬件的方法,是无法证实软件的存在。人体的功能远较计算机复杂千万倍,从信息科技的观点,人体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硬件,必定存在着我们无法用解剖学验证的许多软件。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很可能就像计算机的软件一样,永远无法从解剖学中得到验证。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制造方法却很简单,只要一对男女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造个人出来,可是人体的维护却又极为复杂。医院里的医生在医学院里必须读七年,然后又要在医院中继续学习多年之后,才能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医生。可是即便是今日最著名的医生,也有一箩筐的疾病是他束手无策的。

  在我花了多年研究中医之后,发现错误的健康观念所形成的错误生活习惯,以及对于疾病的错误处理方式,使得人体的血气不断下降,各种不同程度的血气不足,形成了不同的慢性病。也就是说,大多数慢性病的真正原因,其实是用错误的方法使用人体所造成的结果。

  现代医学面对众多无法解决的慢性病,一味的寄望未来某一天能发明新的药物,一举克服某一种疾病,这种研究方向很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回复正确的生活习惯,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处理疾病,使人体的血气逐渐上升,修复及再生系统发挥作用,应该是人类更有机会克服慢性病的途径。  

  自从1960年代,沙宾疫苗克服了小儿麻痹症之后,四十多年来没有再听到那个疾病又被克服的好消息。

  除了外伤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外的各种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红斑性狼疮、……以及各式各样的癌症,多数只能控制不能痊愈。

  多年来不断有医学新科技进展的发表,每一届的诺贝尔医学奖也从未缺席,但是所有最新医学科技的进展,永远都预告着明天或将来的某一天,人类有机会解决某一个慢性病,从来没有今天已经解决了那一个慢性病的消息。几十年来那么多不能治的慢性病,一个也没解决。

  面对这三个现象,说明现代医学似乎原地打转了几十年,对慢性病一筹莫展,它的问题必定不是有没有找到新药这么简单,很可能是现代医学的基本思考逻辑,或在最根本的发展方向上出了问题。 

  人体的电压是什么?

  计算机科技是这个世纪多数人都能了解的,从系统结构来看,人和计算机有许多基本的架构是非常类似的。因此,我经常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个人计算机例子来说明人体疾病的原因。

  现代个人计算机的电源供给器,都使用电子式的,打开操作手册中的规格,可以看到电压允许有上下百分之三十五的浮动。因此,一部额定电压为110伏特的计算器,当外界电源的电压下降到70伏特时,是允许额度中的下限,理论上个人计算机还可以正常运行(当然品质太差的除外)。当电压下降到60伏特时,超过了下限,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假设这时问题出在磁盘驱动器。电压太低的问题不用仪器测量是看不出来的,使用者只看到磁盘驱动器出现了故障。这时工程师应该处理那个部份?是电源还是磁盘驱动器?答案非常清楚。

  在电子工程师眼里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笨问题,一个受过基本训练的电子工程师,修理个人计算机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量量电源电压,很快的就会发现是电压的问题。等电压调到正常范围以后,再看看磁盘驱动器是不是还有问题。多数情形磁盘驱动器始终是好的,只要电压正常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果相同的情形发生在人体上,就不再是一个笨问题了。磁盘驱动器就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在这个例子我们假设是肾脏。用前面电子工程师修理个人计算机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就大了。第一个问题是『人体的电压』是什么?没有电压可以量,就没有证据说明是能量水平有问题,而各种证据又显示磁盘驱动器(肾脏)坏了,当然是修磁盘驱动器了,也就是修理肾脏。于是用上了各种治疗肾脏病的药,甚至还把肾脏割了换个新的都无济于事,很可能多数割掉的肾脏根本就是好的。(这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不过真实的医学就是这么做的)

  由于至今医学上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用来测量人体能量水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医学和电子学相比,还在尚未发现电压的年代,没有发现电压,当然电子学也就无从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了。

  一切讲究证据是西方医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这个例子里,由于人类至今还没有能力提出证据来证明人体的能量不够,现代医学的原则是:不能用还没有经过证实的观念来诊断和治病。由于这个例子,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肾脏的异常,在这种情形下,所有的医生都会认为是肾脏的疾病。

  然而,医生花主要的精力治疗肾脏,很可能就像前一个例子中,电子工程师不调整电源电压而修磁盘驱动器一样的缺乏专业常识。可是在今天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逻辑的医学世界里,这样的思考逻辑,却像真理一样的被大家所奉行。尿毒症之所以成为不治之症也就理所当然了。  

  现代的个人计算机,具有自我诊断和部份自我修复的功能。上帝设计的人体必定有更好的功能,套一句佛家的话语:『这个创造所赋予的宝贵肉身,原本就万法具足。』身体原本就配备着更精密的功能,例如自我治疗甚至组织再生的功能。

  就像计算器的各种强大功能,都对计算器的配备有一定的要求一样,人体的各种机能,对人体的能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当能量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时,组织的调节、再生能力就大打折扣;再下降到某一水平时,自我治疗能力就失去功能;再下降则废物的排除能力、免疫和组织再生能力,都会逐一失去功效。人类科技不断的进步,生活习惯也不断的改变。这些改变大多对人体造成直接或间接,深或浅的影响。

  例如,睡眠习惯的改变,很可能使我们占用了身体造血或自我治疗的调理时间。加上长期以来,我们用一知半解的医术来对抗疾病,许多治疗的手段对身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得人体的吸收能力受到很大的阻碍。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人体能量的下降,而使人体逐渐失去各种功能,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

  就像现代个人计算机即插即用(Plug&Play)的简单特性一样,如果依照使用手册使用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应该不太容易出现故障。同样的,人体具备了许多的功能,如果能依照人体所设定配备的条件来使用人体,让人体原先具备的各种能力都能发挥,就能确保人体随时都拥有足够的能量,许多疾病就不会发生。就算生病了,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会像个人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自动修复程序一样,有能力自行修复大多数的损伤。

  我们相信人体必定比他自己设计出来的个人计算机更完美,保持健康应该就像使用个人计算机一样简单,只要依照操作说明书,不要随便施以干扰,正确的使用就行了。这本人体使用手册,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早的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身体。  

  红血球数量正常就不贫血吗?

  每个人都有过验血的经验,通常是从人体抽取一定数量的鲜血,装入一个小试管,将这些血液送到检验室进行各种化验。最常做的就是计算血液中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数量。如果红血球太少,医生就判定你贫血;白血球太多,就判定你大概在发炎,再多些就判定你是白血病。

  表面上看起来这很科学,这种检查也沿袭多年,好像都没有问题。可是,仔细想想问题可还不小。就拿贫血的判定来说,当红血球的数量不够时,医生就判定你贫血,如果少到危害生命时,就会用输血的方法来进行急救。所谓贫血就是说你的总血量太少,可是从几西西血液的测量就能得出一个人的总血量不足,这种测量真的可靠吗?

  这种测量方法,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测量出其中各种成份的比例,用化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各种成份在血液中的浓度。这是一种定性的测量,可是却得出一个总量的结果,记得在初中学过的化学课程里,这是非常不合逻辑的。

  这种测量方法,就好比在统计一个广场中的人数时,找出其中的一百个人,计算出其中有六十个男人和四十个女人,从这个结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出广场中有一万人的结论。『六十个男人和四十个女人』和『血液中各种成份的浓度』都是一种比例的特性,最后的结果却是『一万人』和『贫血』的数量结果,这种逻辑是不通的。

  血液中的『红血球总量』是『红血球浓度』乘上『血液总体积』的结果,如果直接用『红血球浓度』来代表『红血球总量』,那么就是假设『血液总体积』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也就是说这种测量的方法建立在假设『人体的血液总体积是固定不变』的基础上。可是从任何医学文献中并没有可以证明『人体的血液总体积是一个固定常数』的证据。一向讲究证据的西方医学,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坚持自己的原则,在这件事上就忘了该讲究的证据。相反的,人体的血管和所有脏器的体积都是由很大变化弹性的物质所构成,从常识判断,人体的血液总体积应该是一个经常变化的数字。

  血液中有很大一部份是血清,血清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因此,当验出红血球数太低时,也可以解释为血清太多。红血球数太高时,很可能这个人的血清太少,也就是身体的水太少、人太干了,现在的检验方法并不能用来判断他的『红血球总量』是多了,还是少了。

  这种检查在普通人身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正又不会危害生命。可是在急诊室里,这种检查却经常决定了患者的生和死。因为,这个指标是用来决定患者是不是需要输血的重要数据。很可能许多患者只是因为身体的水份吸收能力太差,结果造成血清很少,即使血液总量很低,验血时的红血球数量仍然很高,于是得不到应有的输血急救,因而失去了生命。

  验血是各种检查中最基本的手段,如果这个部份有这么大的谬误,其它的检查又怎么靠得住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净水是从自来水管中来的,废水是往水沟里走的,分得清清楚楚,人们对于进来的净水都非常注意,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其品质,对于废水则任其流逝。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我们的生活用水系统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循环』两个字,所有的血液都周而复始的反复使用,也就是说人体排出的污染血液和进来的干净血液来源是混在一起的。人体动脉出来的血液是经过清理后的干净血液,静脉则是用过的污染血液。用过的血液必需经过肝脏、肾脏的排毒和清洗,再经肺部将二氧化碳等废气排出,就成为干净的血液。

  当人体的血液出现了废物增多的情形时,往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人体脏器机能减退,排毒能力不足,留下来的废物就增加了;另一种可能是人体脏器的机能提高,使得脏器从身体内部清理出来的废物也跟着增加,就像家里大扫除时,垃圾量会大增一样。

  这也有点像家中的水系统,当水管有水垢时,由于大部份水垢稳定的附着在管壁上,只有很少部份在水中流动,因此流出来的水仍然非常干净,但是当清理水管时,将管壁上的水垢打下来,这时水就非常混浊了。

  人体也有类似的情形,当人体长年劳碌时,体力不断下降,脏器机能也不断减退,这时有许多人体应排出去的废物没有能力排出,多数会在体内各处堆积,只有少部份在血液中流动,这时验血的结果多数还算正常。当有机会休息时,人体血气能力增加,脏器的机能跟着上升,这时会将这些堆积的废物清理出来,经由血液进入肝或肾排出体外。在这个时候,这些废物必定在血液中输送,验血时就会出现不正常的数据,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生病迹象』的证据。

  因此,当体检数据出现问题时,可以确定这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好,但是却不能认定他的身体是在往坏的方向或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这种问题的出现,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不能就以这些检验数据做为最终的判断。

  现代医学中慢性病的治疗目标是追求将患者的所有检验指标都恢复到『正常的范围』里,这些治疗手段对于脏器机能上升导致各项检验指标出现问题的患者而言,很可能就中断了身体好转的趋势,阻止了脏器机能的上升,反而造成身体更直接、更具体的伤害。

  从这两个验血的问题,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

  今日各种慢性病之所以无法根治,依据这些有问题的检查方法得出的数据,所拟定的治疗手段,是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机体,所谓『生化』的另一层意义,就是人体是一个有生命的化学工厂,会随时因应内外在的各种因素自动调整其化学程序。因此,解读测量出来的数据,不但必须了解人体机能状态的好坏,更需要了解人体当时正在进行那些应变措施,人体处于不同的应变措施状态时,其检查的数据应当有不同的解读。

  早期人类科技能力不足时所订定下来的检查方法,有必要重新全盘检讨,否则现代医学恐怕永远无法走出目前的困境。

  中国的医学理论和西方的理论在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古代聪明的中国医生发明了阴阳和五行的理论。五行是利用自然界五种不同特性的元素来比拟人体的五种不同的主要器官。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元素,对应于人体的五个主要脏器-肺、肝、肾、心、脾,其中每一个器官对应一种元素,肺对应于金;肝对应于木;肾对应于水;心脏对应于火;脾脏对应于土。

  古代的人类并没有任何解剖学的知识,人体内部的器官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非常抽象的,除了用想象的之外,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形容。不但器官的形体无法形容,器官的性质和功能就更不容易说明了。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这些元素,多数人都能理解其特性,因此非常适合用来把抽象的人体器官性质解释清楚。同时这些元素的性质,也提供医生们思考和演译疾病成因的灵感来源。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器官不是独立存在着,每一个器官都是一个系统,包含了器官本体,以及和每一个器官相对应的经络和穴位。这种情形和现代的电灯系统有点类似,器官就像灯泡一样,经络则像是接引电源至灯泡的电线,穴位则像是接在电线上的开关。包含电灯、电线和开关的完整组合,才能称之为电灯系统。当灯泡不亮时,可能是没有电,也可能是开关坏了,或电线有问题,或灯泡坏了。而器官的功能不好时,可能是身体的血气(能量)不足(就像电灯没有电),也可能是穴位阻塞(就像开关坏了),或经络堆了太多的垃圾形成不畅通的状态(就像电线有问题),或器官出了问题(就像灯泡坏了)。

  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用来形容医疗技术非常差的医生。当病人出现疾病的症状时,医术高明的中医必需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学自古代医书的技术,以及长期累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例如当我们喝温度很低的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一条直到额头太阳穴的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那条疼痛的线是胃的经络,因此,这种疼痛代表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这种额头上的疼痛实际上却是胃的疾病。胃的经络分布的位置是从头部到脚部左右对称很长的两条线,如果未来在这条经络的头部出现疾病的疼痛时,中医会认定是胃的疾病,但是却可能在胃经脚部的穴位进行针灸。

  也就是头部的疼痛,有时是要在脚上治疗,『头痛不一定医头,脚痛不一定医脚』。在古代的中国,如果一个医生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们一定会怀疑他医疗技术的能力。

  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中国人把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分为『脏』和『腑』两个大类。『脏』是指实心或有机构的器官,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合并起来是是第六个腑,称为三焦。

  脏和腑除了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之外,其经络的位置也有很大的不同。所有脏的经络都在手臂和腿部的内侧,以及身体的前侧。腑的经络则在手臂和腿部的外侧,以及身体的背面。当人体面临危险的威胁时,会本能的曲起身躯,所有脏的经络都在身体的内侧,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只有腑的经络暴露在外。相较之下,脏的重要性远比腑重要,如果人的身体真的是造物主所设计,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理而高明的。中国人的这种『脏』和『腑』的分类方法,具备了极高的观察力和智慧。

  另外,古代的中医还发现每一条脏的经络都和另一条腑的经络紧密相邻。例如手臂上肺的经络和大肠的经络分别在手臂的内外两侧,用针刺治疗穴位时,如果针尖到达的位置是经络真正的所在,那么肺和大肠的经络实际上可能只有数毫米的距离。

  虽然从解剖学来看,肺和大肠是在完全不同的位置,甚至找不出任何关联。但是从经络上看,这两个器官却是紧密相联的,而两条经络上的各种物理特性,例如温度、导电性、体液流动等,都会互相受到密切的影响。古代的中医就把这两个器官视为相同的系统,称为『互为表里』。

  中国的医生们经过几千年的观察,也确认这两个器官发生变化时,经常是同步而且出现同一性质的变化。例如,出现感冒的症状时,在中医认为是肺热的现象(热和寒的症状是中医对于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这时通常也会伴随着便秘的症状,中医称这时的便秘为大肠燥热症。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心和小肠、肝和胆、脾和胃、肾和膀胱。这种『脏腑互为表里』的归纳方法,把原来的十个器官减少到五个体系,人体系统分析诊断的复杂程度立刻大幅下降。也有机会用五行中的五个元素,来描述所有脏和腑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除了这五个主要的脏和腑之外,古代的中医还发现另外有四条主要的经络。第一条是在手臂内侧的中心在线,称为心包经,和心包的机能有密切关系,这条经络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血液运行的状态。第二条在手臂外侧的中心在线,称为三焦经,经常会反应胸腔和腹腔的问题,这条经络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气』的运行状态。第三条在人体躯干正面的中心在线,称为任脉,第四条在人体背面,称为督脉。任脉和督脉与身体所有器官都有关联,是人体最重要的经络。

  由于心包和心脏是在一起的,而三焦却和所有其它的腑没有关联,因此,中国人就把所有脏腑称为『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其中的心包含了心和心包两个系统;六腑则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除了前面所说的五脏和五腑互为表里外,心包和三焦则是另一组互为表里的经络。

  比较中、西医对人体系统的描述,可以看出,西医是从近代的解剖学为基础,以眼睛所见的硬件结构来建立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中医则是累积了数千年人类经验所形成的智能,以推理的方式,就整个人体的软硬件结构建立一个具备了慎密的逻辑和结构的系统,因此能够延用数千年。

  在中国古代的书籍中,很少提到『脑』,这也是中西医概念上很大的差异之一。

  中医的观点中,人体是一体的,五脏六腑之间互相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且是经常保持平衡的。除了解剖学所提到的硬件之外,中医更有许多概念性或功能性的系统。例如能量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在过去科技不发达,没有仪器量测的年代,由于缺乏数字概念,医书中只能用各种特殊的文字来描述这些系统。如能量系统就用阴、阳、五行、虚、实、血气和火来描述;资源管理系统则用相生相克、平衡及其它的方式来描述。由于这些描述和现代科学精确的数据化用语有很大的差异,使得整
责任编辑:admins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