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嘿嘿读书 > 生活健康 > 字里藏衣

字里藏衣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27 21:33
中医学的传承离不开明师的指点和学生的苦修。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徐文兵大夫的"中医启蒙"系列丛书,凝聚了他数
阳明胃肠出了问题,以实寒、虚寒为多见。

  还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处在虚性亢奋状态,比如诸葛亮、雍正皇帝、李贺之类,他们属于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过化的都是自身的精血,用来提前透支生命罢了,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糖尿病人。古人称糖尿病为"消渴",身体在逐渐消瘦,体力在下降,尿量却在增多。著名的老将廉颇,到了老年饭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顿饭的工夫就拉了三回屎,其特点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组织和能量。

  还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过多拉撒,就是不停地长肉长脂肪。这也属于能消不能化,问题出在少阳三焦、胆的功能衰弱,无法把有形的物质转化成能量。

  在这里,我特别要讲讲水的消化,千万别以为喝水就能直接补充体液。如果没有胃把冰块消成水,没有胃把低于体温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小肠化解水的分子链,泌别清浊,没有膀胱的储藏津液,气化蒸腾(人在干燥干渴的时候,人体会自动蒸腾贮存在膀胱中的尿液,再化为体液),水是变不成人的津液的。那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蓄积中毒。喝得多尿得多,越喝越干燥,喝冷水也长肉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历来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早晨起来先灌自己两杯水的说教。我从来都是反对不分轻重缓急先吊个瓶子输液的,且不说水和水不一样,起码医生或护士应该把要输的液体加热到和人体体温相当。

  消饮食的功能在阳明胃和大肠,化食的功能在少阳三焦和胆,化水的功能在太阳小肠和膀胱。六腑为阳,饮食属阴,阴阳和合,生机盎然。"性"和"命"是两个重要的哲学和医学概念,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值得人们去研究探讨。古代真人早有论述传世,可惜千百年来传承错讹,伪说纷纭,歧义百出。到了今天,中医学界对这两个字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虽然人人在说性命攸关、性命双修、身家性命、养性延命,但是仔细一探求,含义却莫名其妙,这便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是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按字的顺序是"性命",可是解释的时候就得先说"命"了。不为什么,因为命是根本、基础,有命才有身心的生存、活动。

  命者,口令也!拆开"命"字一看便知。其甲骨文字形,"令"字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像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徐锴注《说文解字》:"号令者,集而为之。卪,制也。"令就是决定好了,让人必须执行的规矩。用英语表述的话,就是order、inorder、destiny。

  口令出自君王,那就不得了了,就是命,王言惟作命!"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皇帝发布诏书第一句话就是"奉天承运",假借天命,表明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这说明比天子更厉害的是"天命",老天爷决定好了的,人人必须遵守执行,谁也别想违背改变。传达天命的人,现在有算命先生、灵媒,古代有巫觋。当然不乏假传圣旨的骗子。所谓知天达命,就是彻底了解了自己被先天决定好了的东西。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言外之意就是五十岁以前一直想自己把握自己的命,到了五十岁才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认命归顺。

  《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一句话道明了人是天地交流的产物,人的一生注定是被决定了。这就是天造地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

  现在算命的往往依照人的生辰八字,且不说婴儿出生的时间可以人为改变,但说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差异,就是一本糊涂账。现代科学研究DNA的碱基配对序列,试图通过基因来揭示人的命。中国古人则认识到除了父精母血以外,精子卵子结合瞬间的天时、地势、人情同样会对人的命产生影响。如果说现代科学试图见微知著的话,中医则是见著测微,探究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测定命的轨迹。《黄帝内经》就是一部揭示命的密码的书。《灵枢·天年》:"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楣,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素问》开篇《上古天真论篇》就揭示了女性、男性的不同成长规律: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在《灵枢·天年》中,又揭示了人的寿命以及相应的身心的变化: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命决定了人身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人们常常把"生"、"命"连在一起说,慢慢的,"命"也就有了"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life,动词就是live、living。人生一甲子为寿,六十岁以前死,都算夭折。八十岁为中寿,一百二十岁为长寿,尽其天年。

  现在人们常说"命运",最终搞得"命"和"运"不分。命是命,运是运。命是恒定不变的,运是有起伏跌宕的。生为苍蝇,就不要幻想去做蝴蝶,能够改变的只是在厕所里飞还是在厨房里飞。所谓医生治病不治命,说的就是医生只能暂时改变人的气血运行,无法更改既定的、注定的生命变化规律。病入膏肓、骨髓的时候,扁鹊说过:"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性"是心生,也就是活着的心。相对于身体的存活,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了人的"性"(nature、personality),包括情绪、情感、意识、思想、智慧、记忆,等等。相对固定的话,就形成了人的性格、性情。

  人的天性、本性是由命决定好了的,一辈子不会改变的。具体说就是"神"。《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也就是说父母的精血结合赋予了孩子的"神"。神分阴阳、表里的话,就是魂魄。简单讲,魄属阴,主宰夜间人体的功能活动,藏于肺,主管浅表的身体的本能反应,比如知觉、欲望、寒热、温凉,饥渴、需要,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欲;魂为阳,藏于心,主宰白天人的情绪、情感、记忆、智慧等高级精神活动,包括人常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更深刻的感情,如爱恨情仇、贪嗔痴怨、迷恋、癫狂、瘾癖,等等。同性恋很大程度上是天性,加上幼儿时期的强化诱导,成年以后就固定成形,永生不变。

  人的习性是出生以后被教育培养出来的心理功能,主要包括人的意识、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判断力、智力,等等。习性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不能遗传,与天性正好相反。

  习性包括人的共性,也就是在与人相处中,由集体赋予的一种性格特征,比如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贞节悌恕,等等。为团体利益往往要牺牲个人利益,所以共性的培养,往往是以牺牲个性、毁灭天性为代价的。

  道家和中医的生命观首先是贵生,认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千金难买。隋唐时期伟大的道家、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

  认识天命,了解本性,在此基础上去顺应天命、尽其天年。顺应天性、愉悦心神就是养性延命的基本思想。

  子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狗尾续貂,我再加上两句:"成败凭运,毁誉由人。""精神"一词现在已经被滥用了,含义近乎"意志"、"思想"、"人格",等等。

  "精神"的本义并非如此,精是精,神是神!两个都是道学和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精神之间有炁(发音同"气",也就是元气)。精炁神为人生三宝,精炁神学说就是中医最基本的哲学基础,而"精神"就是精炁神理论的高度概括。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和神的基础。"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人是由天地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流产生的,可以说人是天地之精。《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而人类繁衍,生生不息,是由于男女精血交媾而产生了新的生命。"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来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它们在结合的一瞬间,新的生命"神"就诞生了。一个"搏"字形象地描述了生动活泼的介于精和神之间的生命力,也就是"炁"的状态。

  胎儿在母亲体内孕育,靠母体的血液滋养,完成身体早期的生长发育,也就是物质基础的积累,特别是大脑、脊髓的发育,这个阶段是化母血为儿精的过程,也是精的积蓄。《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与此同时,婴儿的神也在发育、分化、分工。《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道家认为人神共有三魂七魄,缺一不可,这一点我在《魂魄》中会有具体论述,在此姑且理解为大脑、脊髓的功能。

  人在出生以后,呼吸空气,摄入母亲精血化生的乳汁,囟门未闭,头颅留有空间供脑髓继续发育生长。随着身体的增高,脊髓、骨髓也在不断地填充。这仍然是一个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虽然也有损耗,比如萌生乳牙等等,但是积累远远大于消耗。在这个阶段,魂魄虽然毕具,但是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发生改变,比如小儿受到惊吓,出现夜啼、抽搐、昏睡症状,老百姓称为"丢了魂"。母乳喂养也是很关键的,这时候的孩子是纯阳之体,有足够的热量来消化阴寒的奶,使之变成自己的精髓。几年前曾有无良商家制造假奶粉,致使好多婴儿出现大脑发育不良,神智缺陷,落下终生残疾。

  人在出生以后,大脑的另外一个功能也开始发育,就是意识和思想。与先天的本神不同,后天的意识和思想是可以人为塑造的,也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接受教育的差异,人会形成不同的理念、价值观。而在幼儿时期,由于先天的神比较脆弱,后天的教育很有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幼儿的本性。我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的病根源于儿童时期父母的伤害和教育失当。一些同性恋者的经历也证明,幼儿时期父母强迫孩子打扮成异性,或总是同异性玩耍是诱发同性恋的主要因素。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女孩七岁、男孩八岁之前的这个关键阶段。精髓作为物质基础,在早期积累完成以后,就逐渐流失、消耗,尽管也有填充,总体趋势是由负增长到纯减少,直到油尽灯枯。概括精的供养,基本上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养神,包括人的智慧、情感、记忆等等,也就是我们今天广义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变精神的过程。道家和中医称之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精存于脑髓,高高在上,如雨露下降至丹田,蒸腾化炁,通过三焦输布全身腠理,沿任督脉上济于心脑养神。如果精髓枯竭,无物可化,或丹田冰冷,无力无能转化精产生炁,或任督脉不通,炁无法上济于心脑,都会导致神失所养,轻则智力缺陷,中则黯然神伤,重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

  其次,精转化为液,濡养滋润全身。由三焦温煦气化,化骨髓为液先润骨,骨头就有弹性。很多老年人由于精不足,骨头干脆,稍微磕碰就会骨折。再润筋,就是肌腱。很多人抽筋或者肌腱摸上去咯噔作响,也是精血不足的表现。再润脉,精不足则动脉硬化,毛细血管脆裂容易出血。再润肌肉,精不足则肌肉萎缩干瘪。再润皮肤,精不足则皮肤干燥皲裂,皮下没有脂肪。最终滋养毛发,精不足则毛发干枯焦黄或者脱落。

  人体的津液,津可以通过饮食补充,而液必须由精化生,包括血液、唾液、精液、白带、泪液、汗液、胆汁、胰液、胃肠黏液,等等。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的病人必须要做骨髓移植,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将死,汗出如油,也是精枯脱液的表现。大吐大泻的病人,损失的也是精液。伤精之最莫过于遗精、带下、堕胎、失血。

  精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化生新精,繁衍后代。女孩子到了七岁就开始换牙,黄毛丫头也长出了黑油油的头发。到了十四岁开始来月经,有了排卵功能,理论上可以生育了,但是为时过早。随着年龄增长,身材也开始有变化,第二性征出现,乳房隆起,阴毛生长,骨盆变宽。《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其中的天癸就是人的精化生的类似于激素的物质,用于推动性功能。二十一岁的时候是女人最美的时候,智齿也长出来了,身体也发育到了极限,个子不再长高,骨盆也不再加宽,乳房也不再变大。这时候精充血足,是生育的最佳年龄。二十八岁是身体最强壮的时候,筋骨肌肉都很发达,头发又黑又长也不分叉,但也是女人走下坡路的开始。到了三十五岁,足阳明胃的功能下降,红润的脸色变得有些黑黄,开始掉头发了。到了四十二岁,六腑的功能衰弱,脸上出现大面积黑斑,头发也变白了。到了四十九岁,天癸没了,也就没了排卵和月经,不能再生育了。

  男孩子八岁开始换牙,头发变得粗黑。十六岁天癸如期而至,出现遗精,长出了胡须,有生育能力了。二十四岁生长智齿,个子也不再长了。三十二岁身体最强壮,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到了四十岁,肾气衰,也就是精气不足,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枯槁。四十八岁的时候,阳气衰竭于上,脸色变黑,发鬓斑白。五十六岁肝气衰,筋不能动,出现阳痿,天癸竭,精子数目减少,肾脏衰,形体开始抽抽。到了六十四岁,头发和牙齿都掉光了。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为我们描述的其实就是精释放消耗的过程。普通人如此,但是知道养生之道的人,知道保精全形的人,则有可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精是有限的,逐渐衰减的,用途有三,所以节约精的办法,就是节欲、存液、养神。出家之人,断色欲,存精养神,用于开启智慧。养生的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就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那些喝着春药恣情纵欲的人,抽烟吸毒的人,得到了欲仙欲死的快感,耗伤的是供养一生的精。乐得其所,死得其所。"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们常说的成语有"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借尸还魂"、"惊心动魄",等等。人们习惯的用语有"神灵"、"幽魂"、"灵魂"、"魄力"、"鬼魂"。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打击,中华文明逐渐湮没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义了。现在是到招魂的时候了。#p#分页标题#e#

  要解释"魂魄",就必须先说"神"。我在《精神》一文中重点介绍了"精",在本篇就得说说"神"。神有天神和人神,道家认为二者是一个,二者相应、感应,故称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示是"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申是引申、延伸的意思。"神"其实就是造物主,翻译成英语就是god。

  人以及人神也是自然的产物,为神所引申。《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个体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的。《灵枢·本神》又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来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新生命的"神"就诞生了。

  婴儿在母体等到身体和神发育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生了。外国人以出生日期为生日,计算年龄。中国人以精卵结合瞬间为生命开始,胎儿在母体之中就已经计算年龄,故称虚岁。《灵枢·天年》曰:"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把神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魂、魄,魂随着无形的神气运动,魄则伴随着有形的精出入,一阴一阳,一高一低。

  《人身通考·神》中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又说:"盖神之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

  《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白天的时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胸腔之内,膻中两侧有神封、灵墟、神藏三穴,颅顶有本神、百会(百神之会)两穴;到了夜间,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职,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户,肝俞旁有魂门。

  孔颖达的解释是非常到位的,他说:"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神叫做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神叫做魄。可以粗浅地说,魂是脑和心的功能,魄是脊髓功能。我上大学时,在生理课上为青蛙做活体试验,现在想起来有些残忍。先用钢针从椎空捅进青蛙的脑袋,把大脑破坏了,这时候青蛙算已经死了,再把浸泡有浓硫酸的小纸片放到青蛙的肚子上,这时候已经死了的青蛙蹬动双腿,往下拨拉烧灼自己的纸片。这个场面现在想起来都很震撼。这就是典型的魂去魄在。

  汪蕴谷在《杂症会心录》中指出:"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动,亦魄也。梦寐变幻,魂也。聪慧灵通,神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聪明知觉者也。若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渐昏。"

  所以人们说锻炼体魄,野蛮其体魄,培养魄力,就是在物质层面上说的。我的法国学生学习太极拳以后,跟我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本能反应增强了。以前打篮球别人传球给她,她接球总是慢半拍,篮球老是砸在自己脸上,不知道毁了多少眼镜。现在反应迅速,再也没有换过眼镜。想了解魄的功能,观察一下人睡觉就可以了。这时候人仍有心跳、呼吸。伤魄或落魄的人,会打鼾、憋气,甚至会呼吸、心跳骤停。肠胃仍然在消化,头天晚上虽然吃饱,早晨起来又觉饥饿。反之就会出现食积不化、嗳腐吞酸、口臭咽干的症状。小肠在泌别清浊,膀胱在贮存尿液,反之就会出现遗尿、起夜。性功能也在夜间恢复生机,头天性交疲软,凌晨阴茎自然勃起。反之则出现滑精(无梦而遗精)、带下。沉睡之中,人知冷热,热蹬被子,冷加覆盖,都是魄在工作。不知冷暖,感受寒凉邪风,也是魄离职守。睡梦之中人有惊觉,随时觉醒,也是魄的功劳。睡死过去、梦魇不醒,或者警惕过度、睡眠浅显,都是魄的问题。道家讲的七魄,大约就是分别表述以上功能。七魄的具体名称是:尸狗、伏矢、雀阴、蚕贼,非毒、除秽、臭肺。

  想了解魂的功能,就要观察人的精神、情绪、情感、智慧,以及晚上的梦境。道家细分三魂:胎光、爽灵、幽精。胎光就是生命之光,故称神明,是人最可宝贵的。所谓黯然神伤者,就是胎光晦暗,人就会出现抑郁,满眼灰色,了无生趣,甚至求死。丢魂若失胎光,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虽然身体仍然在活动,也有思想意识,但是在道家和中医眼里已经是死人一个。胎光也是人生命力和自愈能力的源泉,医家判断可治不可治的标准也是看有神无神。胎光泯灭,就是司命之所属,扁鹊、华佗亦无能为力了。

  爽灵是人的快速灵动的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智慧。灵是沟通天地鬼神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第六感。"灵"繁体字写做"靈",是巫觋念动咒语、祈求下雨的意思。人神沟通天地鬼神谓之灵应、灵验。国人说话中的"灵不灵"也是此意。人们常说的灵魂,本义就是单指三魂之中的爽灵。小孩子聪明伶俐也就是天赋爽灵出色,弱智的孩子要么是丢了爽灵,要么就是爽灵发育不良。腧穴中有灵台、灵道、青灵三穴,是提高智力的要穴。

  幽精相对低调、冷静,是控制人体性腺、性器官、性取向、性高潮的关键。女子十四、男子十六天癸至,来月经,出现遗精,就是幽精在发号施令。同性恋、恋物癖、裸露癖、异状癖、兽交、恋童,等等,都与先天的幽精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也受三至七岁后天环境影响。成年以后幽精已经定型,想变也不可能,不如顺其自然,做个光明正大的gay,或者去做变性手术,总之是让后天服从先天为好。情爱也出自幽精,是精神享受。男人看见异性,阴茎勃起,瞳孔放大,这是魄的反应,未必触动心神,只有同所爱的人性交,才会有愉悦的享受,才是触动幽精。很多人找妓女性交或者手淫,以满足身体欲望,但事后感觉悔恨、内疚,就是魂伤神伤的表现。

  支持胎光、爽灵、幽精神明之火燃烧的就是炁(元气)。炁由精化,由丹田沿任督脉上济于心脑。元精、元气不足是神明泯灭的根本原因。

  三魂夜晚藏于肝,本当静养休息,但是如果各种原因搅扰神魂,就会出现魂不附体,出现难以入睡、早醒的症状,或魂魄飞扬,出现多梦浅睡的问题。有人整宿无眠,睁着眼睛到天亮,时间长了,就痛不欲生,但求一死。其实就是魂魄不得交替,有动无静。

  伤魂之最,莫过于情绪和情感刺激。《灵枢·本神》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之说。养魂之法全在养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护心之法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端正生命为贵的价值观。还要增强心包的功能,使心安而不惧。已经失魂者,古有招魂的仪式法术,现代人很少知道、相信。中医使用艾灸神阙,针刺神门、人中等办法快速回神。

  伤魄之最,莫过于纵欲无度。《灵枢·本神》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养魄之道全在调息,魄藏肺中,有意识地掌握呼吸方法,调节呼吸的节奏,有利于安抚将养魄。肛门又称魄门,有意识地做提肛动作也是存魄的好方法。

  药物之中,人参、茯神、琥珀、龙骨、龙齿、龙眼肉、朱砂、女贞子、磁石、生铁落,等等,都有安精神、定魂魄或养魂魄的作用。古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尊重、学习。

  下面附上几则医案,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魂魄。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魂魄离体的记载:"有人卧则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离魂。用人参、龙齿、赤茯苓各一钱,水一盏,煎半盏,调飞过朱砂末一钱,睡时服,一夜一服,三夜后,真者气爽,假者即化矣。"

  清代鲍相敖的《重订验方新编》中也有离魂症的记载:"忽有人影,与己随行作卧,多则成形,与己无异。用党参五钱(脉有力者用人参一钱,或用高丽参三钱亦可),辰砂、茯苓各三钱,煎服数剂,形影不见。"

  清代沈源的《奇证汇》中记金少游治徐太乙之女案:"年十六,许字巨族。而太乙日窘,女忧虑不食不寝,常卧目不瞑。太乙往郡城售丝未归,女卧床上,自言曰:若许,丝止价四钱八分,不满五数。待询其何以知之?答曰:予方随父入市。太乙归,少游也问其丝价,太乙言其数,果符。游曰:此离魂病也。用人参、黄连、龙齿安魂等药,平复。""思",繁体字写做"恖","心"的上面加"囟"。囟门是婴儿大脑发育完成最后闭合的地方,代表大脑。道家认为脑为先天"元神之府",心为后天"识神之府"。所以"思"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先天本能与后天意识的结合统一,是仅次于悟的层次。

  《灵枢·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意思是说,心理活动形成了意,保存的意就是记忆,叫做志。根据记忆进行变通的考虑就是思,基于思考对将来有预测期待就是虑,对虚幻还没发生的事情进行抽象思维就是智。

  举例来讲,当人的手碰到火的时候,很快就抽回来,这种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不经过思考的,被称为觉。有了被火烫的经历以后,记住了感觉或知识,形成了记忆,就是志。根据记忆,以后就会远远躲开火,这就是识。自己没被火烫过,但是看到类似的场面,或者被人告诉过类似的经验,这就是知。掌握知的方法,就是学。实践所学的知识,就是习。

  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展到这个层面。但是人类的伟大在于"心有所忆","因志存变",也就是在觉、知、志、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变通,形成意识和思想。就火而言,人类通过思考,晓知利害,不仅不再畏火,反而学会了钻木取火,用火取暖、炙烤食物、治疗疾病、吓阻野兽。这就是人类思想之所在,伟大之所在。

  "思"有时也用来代表本能、欲望。《素问·热论篇》:"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意思是说,发烧十天以后,寒气在足太阴脾经逐步衰减,腹部不像原来那么胀了,就有了食欲,想吃东西了。《素问·痿论篇》中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为白淫。"这里说的是性幻想,不着边际,无穷无尽的欲望想法,无法实现满足。因为后天意识过于急迫强烈,性交的时候用力、用时过度,最后导致阴茎疲软萎缩,出现漏精、遗尿的毛病。人们所说的饱暖思淫欲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思是"七情"之一,与喜、怒、忧、悲、恐、惊并列,属于人之常情。激烈和过度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心包和心的功能,进而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思伤脾"。《素问·举痛论篇》说"思则气结"。意思就是说过度地思考问题,用心用脑过度,就会使气机阻滞,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很多人饭后就觉得困倦,非得睡觉不可,其实就是思虑与脾胃气血产生了矛盾,导致身体顾此失彼。有的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书、读报、讨论思考问题,最终导致消化不良,这就是因思伤脾。而有的人吃得过饱,饮食过量,肠肥脑满,也就没了心思去研究思考问题,这就是因食伤思。人想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求知欲,还是吃个七八分饱,留点儿饿的念想为好。《灵枢·本神》说:"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这是说因为过度害怕,出现了心慌心跳,加上思虑过重,最后伤神,出现莫名无由的恐惧,吓得遗精、大小便失禁。

  在更深的感情层面上,思表现为相思、牵挂、惦念,严重的就是相思病。这是后天意识与先天情欲二者的共同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勾魂,所以失恋的人被称为失魂落魄。

  有个小故事说久居深山的小和尚进城,第一次见到了女人,就询问老和尚那是什么。老和尚吓唬他说:"那是吃人的老虎。"晚上回到了深山寺院,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老和尚问他怎么了,小和尚说他想老虎。女人触动的是小和尚先天的本能、元神,而老和尚灌输给小和尚的是后天的思想、意识,两者如果矛盾对立的话,人就会迷惑、痛苦。

  人生一世,不可能让思想完全顺应先天本能,那样的话与动物无异。大马哈鱼为了洄游产卵,牺牲自身为后代提供营养。雄螳螂性交射精后即被雌螳螂啃食。那些恣情纵欲、酗酒、服用春药的人似乎顺应了本能,但是耗散了真精,湮灭了神明,缩短了生命。这时候,理性冷静思想的光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思"是不及物动词,"想"是及物动词。思是自思,也就是考虑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顾,也就是考虑自身以外的事物。所以习惯上说我想你,不能说我思你;我自思,不能说我自想。《黄帝内经》上说的"高下不相慕",就是有思无想的境界,不相干、不攀比,也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人类不能无限度孳生扩张自己的思想,压抑本性,违背自然、人生之道。更不用说那些基于错觉、幻觉、谬识、伪知形成的思想,更会给自身、社会带来灾难。老子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是,我们今天的社会从小灌输给人们的思想就是竞争、斗争、名利、货殖、攀比,等等,使得很多人忘记本性,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伤寒论·序》)。这些人真的需要改变价值观,进行一些"忘我"的治疗了。这个"我",就是被后天环境塑造的思想。改造思想,确实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提到了一个理想的做人境界,那就是先天本能欲望和后天意识思想的完美统一结合,也就是做圣人的境界。书中说:"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大意是说,比起出世离俗的真人和至人而言,圣人不仅顺应天地的变化,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且入世随俗,和普通大众和谐共处,不愤世嫉俗,不标新立异,无论穿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随自己的心愿,也让别人看着舒服。外面没有加班加点、点灯熬夜的工作,内心没有什么想不通、整不明白的思想,过着平平淡淡、坦然从容的生活,能自得其乐,用不着求别人,形体身躯功能健全,不残不缺不痿不废,活个百八十年没有问题。
责任编辑:admins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