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噗,”野兔一边削铅笔一边严肃地说,“整个计划就是不可能的。”
“噢!”皮杰叫了一声,尽量不把自己失望的心情表现出来。但维尼已经走到了屋子的一个角落里,非常得意地对自己说:“没有我就不可能!像我这么特别的熊!”
“现在你们俩都听好了。”野兔写完后说,维尼和皮杰马上坐了下来,张大了嘴巴,焦急地等待着。于是野兔开始念起了他写的计划:
---------------
袋鼠妈妈和小袋鼠来到了森林(2)
---------------
捕获袋鼠小豆计划
1.一般说明:袋鼠妈妈比我们任何人都跑得快,甚至比我都快。
2.补充一般说明:袋鼠妈妈的眼睛一直都看着小袋鼠,除非小袋鼠已经安全地放进了她的衣兜里。
3.因此:如果我们要捕获小袋鼠,就必须做长时间的准备,因为袋鼠妈妈比我们任何人都跑得快,甚至比我都快。(见1)
4.一个设想:如果小袋鼠跳出了袋鼠妈妈的衣兜,然后皮杰跳了进去,袋鼠妈妈则不大可能发觉有异,因为皮杰是一只非常小的动物。
5.和小袋鼠一样小。
6.但是袋鼠妈妈首先必须看着别的方向,这样才不会发现皮杰跳进了她的衣兜。(见2)
7.另一个设想:但如果当时噗正在和她激动地说话,她就可能去看别的方向。
8.然后我就带着小袋鼠跑掉。
9.飞快地跑。
10.袋鼠妈妈不会发现有异,直到以后。
野兔非常得意地把他写的计划念了出来。在他念完后的很长时间里,谁都没有说话。皮杰的嘴巴张开了又闭上,张开了又闭上好几次,却什么声音都没有发出,最后,他用很尖利的声音,好不容易挤出了几个字:
“那么——以后?”
“你是什么意思?”
“等到袋鼠妈妈发现有异常之后呢?”
“那我们就说‘啊哈!’”
“是我们三个一起说吗?”
“对。”
“噢!”
“怎么了,你有什么问题,皮杰?”
“没什么,”皮杰说,“只要是我们三个一起说就行了。只要我们三个一起说就没问题。我不介意,其实我倒不介意让我一个人来说‘啊哈’,但这句话听上去真的有一点不对劲。另外,刚才你说的那些关于冬天里的事情,你真的确定吗?”
“什么冬天里的事情?”
“就是,你说袋鼠只有在冬天里才会变得凶猛。”
“噢,是的,是的,的确是那样的,好了,噗,你知道你要做什么了吗?”
“不知道,”维尼说,“我还没弄明白,我应该做什么?”
“你只需要一直跟袋鼠妈妈说话,不让她注意到小袋鼠就行了。”
“噢!我说什么呢?”
“随便什么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的话题。”
“你的意思是说,给她念一首小诗或者别的什么?”
“对,就是那样,”野兔说,“现在一切就绪。我们出发吧。”
于是他们三个一起出门去找袋鼠一家。
袋鼠妈妈和袋鼠小豆在森林里的沙地上度过了一个平静的下午。小豆正在沙地上练习小步小步的跳跃,但是他总是跌进沙地上的老鼠洞里,然后又从老鼠洞里爬出来。袋鼠妈妈则在旁边紧张地看着他,不停地说:“再跳一下,亲爱的小豆,然后我们就回家去。”正在这个时候,维尼摇摇晃晃地走到了沙地边的一座小山上。
“下午好,袋鼠妈妈。”
“下午好,噗。”
“快看我跳。”小豆尖声细气地说,这句话刚一说完他就掉进了一个老鼠洞里。
“你好,小豆,我的小朋友!”
“我们就要回家去了,”袋鼠妈妈说,“下午好,野兔,下午好,皮杰。”
这时野兔和皮杰正从小山的另一侧爬上来,他们马上回答说:“下午好。”“你好,小豆。”于是小豆热情地邀请他们看他学习跳跃,野兔和小猪皮杰就站在那里看了起来。
袋鼠妈妈也在看着小豆……
“噢。袋鼠妈妈,”维尼看见野兔对他挤了两下眼睛,马上说,“不知你对诗歌是否感兴趣?”
“基本上没什么兴趣。”袋鼠妈妈说。
“噢!”维尼说。
“小宝贝,亲爱的小豆,再跳一下我们就得回家去了。”
小豆又跳进了一个老鼠洞里,这时他们所有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继续说!”野兔用爪子捂住嘴巴,尖声对维尼叫道。
“说起诗歌,”维尼说,“我正好在来这的路上作了一首小诗。这首诗是这样的——嗯——让我想想——”
“跳得不错!”袋鼠妈妈说,“现在,亲爱的——”
“你一定会喜欢这首诗。”野兔打断了袋鼠妈妈的话说。
“你会喜欢的。”皮杰马上也说。
“你一定要好仔细地听听这首诗。”野兔又说。
“这样才不会错过它的每一个部分。”皮杰接着说。
“噢,好的。”袋鼠妈妈说,但她的眼睛仍然盯着小袋鼠。
“那首诗是怎么写的,噗?”野兔说。
维尼小声地咳嗽了一声,开始念道。
没有脑筋的小熊所作小诗一首
星期一,阳光真好
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
“现在它是真,还是假?
什么是哪个?哪个是什么?”
星期二,大雪加冰雹
有种感觉让我心血来潮
任何人都不会知道
那些是这些或者这些是那些?
星期三,天空湛蓝
我无事可干,只想发懒
有时我想它是不是真的?
谁是什么?什么是谁?
---------------
袋鼠妈妈和小袋鼠来到了森林(3)
---------------
星期四,开始结冰
白霜在树枝上亮晶晶
要是你能明白该多好
这些是谁的——但是谁的是这些?
星期五——
“是的,写得不错,不是吗?”袋鼠妈妈还没等到维尼念完星期五发生的事情,就打断了他的话,“再跳一个,小豆,然后我们就得回家去了。”
野兔在后面焦急地推了推维尼。
“说起诗歌,”维尼马上说,“你注意过那边的那棵树吗?”
“哪里?”袋鼠妈妈说,“现在,小豆——”
“就在那边。”维尼指着袋鼠妈妈的背后说。
“没有,”袋鼠妈妈说,“现在,小豆你跳进来,亲爱的,我们得回家去了。”
“你应该看看后面的那棵树,”野兔说,“小豆,我把你抱起来怎么样?”说着,野兔就用爪子把小豆抱了起来。
“我从这能看见一只鸟在树上,”维尼说,“要不就是一条鱼。”
“你应该看见一只鸟,”野兔说,“除非它真的是一条鱼。”
“那不是鱼,那是鸟。”皮杰说。
“那就应该是鸟。”野兔说。
“那是一只八哥还是只乌鸦?”维尼说。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野兔说,“那是只八哥还是只乌鸦?”
说到这里,袋鼠妈妈终于回过头看了一眼。就在她转头的那一瞬间,野兔非常大声地说了一句:“进去吧,小豆!”于是皮杰立刻跳进了袋鼠妈妈的衣兜里,野兔则用两只爪子抱着小豆,扭头便用他最快的速度狂奔而去。
“咦!野兔哪儿去了?”袋鼠妈妈回过头来,奇怪地问,“你没事吧,小豆?”
皮杰躲在袋鼠妈妈的衣兜的最下面,学着小豆的声音哼哼了一声。
“野兔已经走了,”维尼说,“我想他一定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所以他得马上过去看看。”
“皮杰呢?”
“我想皮杰也在同时想起什么事情,所以他也走了。”
“那好,我们得回家去了。”袋鼠妈妈说,“再见,噗。”说完,她就跳了三大步,很快就看不见了。
维尼一直站在那里看着袋鼠妈妈离开。
“真希望我也能像那样跳,”他心里想,“有些人能,有些人不能,就是这么回事。”
但是小猪皮杰却真心希望袋鼠妈妈不能那样跳,当他在森林里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的时候,他就经常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小鸟。可是现在,他却在袋鼠妈妈的衣兜里面焦急地想:
这就是可不想飞。
如果飞,我永远都学会
当他被袋鼠妈妈带到半空中的时候,他就说:“哇——”当他落回地面的时候,他就说:“噢!”在袋鼠妈妈回家的一路上,他都一直在说:“哇——噢!哇——噢!哇——噢!”
当然,当袋鼠妈妈一打开衣兜,她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一定是被吓着了,后来她又觉得她没怎么被吓着。因为她确定,克里斯朵夫·罗宾绝对不会让小豆发生任何危险的事情,所以她就想:“如果他们是想跟我开个玩笑,那我也给他们开个玩笑。”
“现在,我亲爱的小豆,”她一边把皮杰从衣兜里抱出来,一边说,“该是睡觉的时候了。”
“啊哈!”皮杰经历完一场让他心惊胆战的跳跃旅行后,努力装作一副平静的样子说。但是他这句“啊哈”说得并不太好,袋鼠妈妈好像并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先洗澡。”袋鼠妈妈快活地说。
“啊哈!”皮杰又说了一遍,一边说一边环顾四周,看看其他的人在不在。但其他的人都不在那里。野兔正在他自己的家里陪小豆玩,每一分钟他都觉得小豆比上一分钟更可爱。维尼呢,他这个时候还在森林里的那片沙地上练习跳跃,因为他决心要当一只袋鼠。
“我不是很肯定,”袋鼠妈妈用一种思考的语气说,“在晚上洗冷水澡是不是个好主意,小豆,亲爱的,你喜欢洗冷水澡吗?”
皮杰其实从来都不喜欢洗澡,一听到这里他浑身不舒服地打了一个很长时间的冷战,用他最勇敢的声音说:
“袋鼠妈妈,我觉得我们现在得实——法实说了。”(原文如此,表示皮杰因为紧张而口齿不清。)
“真有趣的小豆。”袋鼠妈妈一边准备好洗澡水一边说。
“我不是小豆,”皮杰大声说,“我是小猪皮杰!”
“是的,亲爱的,是的,”袋鼠妈妈安慰他说,“你还把小猪皮杰的声音学得真像!没想到你这么聪明。”说着,她已经从橱柜里拿出了一大块黄色的肥皂,然后又说:“接下来皮杰打算做什么?”
“难道你没看见吗?”皮杰高声叫道,“难道你没长眼睛?好好看看我!”
“我看着呢,亲爱的小豆,”袋鼠妈妈非常严厉地说,“你知道,昨天我才教育了你,不要做鬼脸,如果你继续把脸装做小猪皮杰的样子,以后你就会长得像小猪皮杰一样——你想想,到那个时候你会有多么难过。现在,到澡盆里来,别让我再批评你了。”
在皮杰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被袋鼠妈妈抱进了澡盆。袋鼠妈妈开始用一大块沾满了肥皂泡的海绵在皮杰身上认真地搓了起来。
---------------
袋鼠妈妈和小袋鼠来到了森林(4)
---------------
“哇!”皮杰大叫了一声,“让我出去!我是皮杰!”
“别说话,亲爱的,小心肥皂泡跑进你嘴巴里,”袋鼠妈妈说,“你看。我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你——你——你——你是故意的。”皮杰的嘴巴一能张开,就马上气急败坏地说……这句话刚一说完,他的嘴巴又被沾满肥皂泡泡的海绵堵上了。
“这样就对了,亲爱的,不要说话。”袋鼠妈妈说。没过多久,皮杰已经被从澡盆里抱了出来,身上也被一块毛巾擦干了。
“现在,”袋鼠妈妈说,“你该吃药了,然后上床睡觉去。”
“什——什——什么药?”皮杰说。
“让你长高长壮的药,亲爱的,你可不想变得像小猪皮杰那么矮小瘦弱吧?好了,快吃药!”
正在这个时候,袋鼠家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袋鼠妈妈说。结果进来的是克里斯朵夫·罗宾。
“克里斯朵夫·罗宾!克里斯朵夫·罗宾!”皮杰哭喊道,“快告诉袋鼠妈妈我是谁!她一直说我是小豆,我不是小豆,对不对?”
克里斯朵夫·罗宾非常仔细地看了看皮杰,摇了摇头。
“你不可能是小豆,”他说,“因为刚才我还在野兔家里和小豆一起玩呢。”
“哦!”袋鼠妈妈说,“真奇怪!我怎么会犯这么一个错误。”
“现在你知道了吧,”皮杰说,“我告诉过你了,我是皮杰。”
克里斯朵夫·罗宾又摇了摇头。
“噢,你不是皮杰,”他说,“我很了解皮杰,他身上的颜色跟你完全不一样。”
皮杰解释说,这都是因为他刚才洗了一个澡的缘故,一说到这里他马上又想,也许他不应该说这个。正当他把嘴巴张开,准备再说点别的什么的时候,袋鼠妈妈立刻把一匙药送进了皮杰的嘴巴,然后她拍了拍皮杰的后背,跟他说其实这个药很好吃,只要你习惯了就好了。
“我早就知道他不是皮杰,”袋鼠妈妈说,“但我不知道它到底是谁。”
“也许他是噗的一个亲戚吧,”克里斯朵夫·罗宾说,“说不定是他的侄子,或者舅舅什么的。”
袋鼠妈妈点点头,觉得很有可能是那样的,她说应该给他取一个名字,这样大家好称呼他。
“我想就叫他噗特吧,”克里斯朵夫·罗宾说,“简称亨利·噗特。”
袋鼠妈妈也表示赞同,正当他们决定了就叫皮杰这个名字的时候,“亨利·噗特”从袋鼠妈妈的怀抱里挣扎了出来,跳到了地上。他很庆幸克里斯朵夫·罗宾进来的时候没有关门,于是小猪亨利·噗特用从来没有那么快的速度冲了出去,一直冲到他自己的小屋附近,就在离他的家门还有一百码的地方,他停了下来,倒在地上,一直滚回到了他家的大门口。这下他又恢复到原来的那身漂亮而舒服的颜色……
就这样,袋鼠妈妈和小豆留在了森林里。每个星期二,小豆都会去他的好朋友野兔的家里玩;每个星期二,袋鼠妈妈都会和她的好朋友维尼—噗一起,在沙地上教他跳跃;每个星期二,小猪皮杰则会和他的好朋友克里斯朵夫·罗宾一起——他们所有人又重新过上了开心快乐的日子。
---------------
罗宾带领大家去北极(1)
---------------
[原文此处故意把Expedition(探险)写成Expotition,因此也根据中文习惯进行了改动。]
一个晴天,维尼—噗摇摇晃晃地走到了森林里最高的地方,想看看他的朋友克里斯朵夫·罗宾是否真的对熊感兴趣。那天早上,在吃早餐的时候(那是一顿很简单的早餐:一两个蜂巢上涂了一层薄薄的果酱),他突然想出了一首新歌。那首歌的开头是这么唱的:
唱一声哈!为了一只小熊的生活!
这首歌作到了这里,他把头向上伸了伸,心里想:对于一首歌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但是第二句应该唱什么?他努力地唱了两三遍“哈”,但是这个方法好像不太管用。“也许这样会好一些,”他又想。“如果我把它改成:唱一声嗨!为了一只小熊的生活。”于是他又换成这样唱……但还是不管用。“好吧,那就这样,”他对自己说,“我把第一句连着唱两遍,如果我唱得快一些的话,也许还没等到我想出第三句和第四句,就能自动把第三句和第四句唱出来了。这首歌一定会成为一首非常好的歌,现在我就开始唱了:
唱一声哈!为了一只小熊的生活!
唱一声哈!为了一只小熊的生活!
我并不太在意,到底是下雨还是下雪,
因为我有很多蜂蜜,沾在我漂亮的小鼻头,
我并不太在意,到底是下雪还是化雪,
因为我有很多蜂蜜,沾满我漂亮干净的小爪子!
唱一声哈!为了一只小熊的生活!
唱一声哈!为了一个噗!
再过一两个小时,就会有一些小东西下肚!
他对这首歌感觉非常满意,在去森林最高处的路上,他都一直唱着这首歌。“如果再继续唱一会儿,”他又想,“就快轮到吃点小东西的时候了,但是那样的话,这首歌的最后一句就不对了。”想到这里,他马上就不唱了,改成小声地哼着那首歌的调子。
这个时候克里斯朵夫·罗宾正坐在他的家门口,想穿上他那双大靴子。维尼一看到那双大靴子,就知道一场探险就要开始了。他马上用爪背抹干净沾在鼻尖上的蜂蜜,再用他最认真方式,从头到脚地好好整理了一下自己,让他看上去好像已经准备好去做任何事情了。
“早上好,克里斯朵夫·罗宾。”维尼大声说道。
“你好,噗噗熊。我穿不上这只靴子。”
“那可不好办了。”维尼说。
“你觉得你能不能帮我一下,靠到我的背后上来?因为我得使劲地把脚蹬进去,一使劲我就往后倒。”
维尼坐到了克里斯朵夫·罗宾的背后,两只脚用力踩住了地面,肩膀使劲地撑着克里斯朵夫·罗宾的后背。克里斯朵夫·罗宾也使劲地靠着维尼的后背,他蹬啊蹬啊,最后总算把那只靴子套了上去。
“这下好了,”维尼说,“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我们要去做一次探险,”克里斯朵夫·罗宾从地上站了起来,一边掸了掸身上的尘土一边说,“谢谢你,噗。”
“坐一次踏写[维尼把探险理解成了一种交通工具,他把Expedition(探险)也读成了Expotition(此处依据中文习惯翻译为“踏写”)]?”维尼兴奋地说,“我想我从来都没有坐过那种玩意,我们要去哪里坐这个踏写?”
“是探险,老笨熊,那个词里面有个‘x’。”
“噢!”维尼说,“我明白了。”但他其实并不明白。
“我们要去发现北极。”
“噢!”维尼问,“北极是什么东西?”
“就是你要去发现的东西。”克里斯朵夫·罗宾轻描淡写地说,其实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噢!我明白了,”维尼说,“熊是不是比较擅长发现那个东西?”
“当然啦,还有野兔和袋鼠妈妈,你们所有的人。这是一次探险,探险就是这个意思。每个人都在,排成一个长队,你现在就去告诉其他的人,叫他们都做好准备,我去检查一下我的枪。还有,我们每个人都要带上干粮。”
“带上什么?”
“要吃的东西。”
“噢!”维尼高兴地说,“我想你说的是干粮的意思,我现在就去告诉他们。”说着,他就摇摇晃晃地走了。
他碰到的第一个人是野兔。
“你好,野兔,”他说,“是你吗?”
“那就假装我不是野兔,”野兔说,“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口信。”
“我会把口信转告给他的。”
“我们要和克里斯朵夫·罗宾一起去坐一次踏写!”
“我们坐上去的是什么东西?”
“一种船吧,我想。”维尼说。
“噢!是那种东西。”
“是的,我们还要去发现一根杆子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要不就是一只鼹鼠?反正我们要去发现它。”[北极英文写成NorthPole,从字面上可理解为“北方的杆子”。鼹鼠英文为Mole,发音跟pole(杆子)相近。]
“我们?我们都要去?”野兔说。
“是的,我们还要带上干——要吃的东西,以防万一我们饿了想吃东西,现在我就去告诉皮杰,你去告诉袋鼠妈妈,好吗?”
说完,维尼就离开了野兔,急匆匆地赶到了小猪皮杰的家。小猪皮杰正坐在门口的地上,兴高采烈地吹着一朵蒲公英,同时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到底是今年、明年某个时候,还是从来都没有过。他刚刚想明白应该是从来都没有过,但是又突然记不起他最开始想的那个“这”到底是什么了。于是他希望那个东西绝不要是什么好的东西。正在这时维尼走了过来。
---------------
罗宾带领大家去北极(2)
---------------
“噢!皮杰,”维尼兴奋地说,“我们要去坐一次踏写,我们所有的人和要吃的东西,去发现一个东西。”
“去发现什么?”皮杰焦急地问。
“噢!就是一个东西!”
“不是什么凶猛的东西吧?”
“克里斯朵夫·罗宾也没说那个东西凶不凶,他只说了它还有个‘x’。”
“我担心他说的不是它们的脖子,”皮杰非常认真地说,“应该是说它们的牙齿。但如果克里斯朵夫·罗宾也要去的话,我就什么都不担心了。”[脖子(necks)的英文发音和x相似,和牙齿(teeth)也发音相似。]
过了一会儿,他们所有人都准备好了,聚到森林里最高的地方,这次踏写也开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克里斯朵夫·罗宾和野兔,跟在后面的是皮杰和维尼,接着是袋鼠妈妈,袋鼠小豆坐在她的衣兜里,接着是猫头鹰,接着是老毛驴咿呦,最后,排成很长一队的,是野兔所有的朋友和亲戚。
“我没叫他们来,”野兔漫不经心地说,“但是他们自己要来。他们总是这样,没关系,就让他们走在最后,跟在咿呦后面。”
“我想说的是,”咿呦说,“这是不是有些乱糟糟的,其实我并不想参加这个踏——就是噗说的那个事情。我只是为了尽责而来。但是我现在来了,如果我是这个踏——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个事情——的最后一个——那就让我来做最后一个,但是如果,每次我想坐下来休息一小会儿,我还得先让开六七个野兔的小朋友和亲戚,那这就根本不是一次踏——管它到底是什么,这简直就是一片混乱的噪声。这就是我想说的。”
“我明白咿呦的意思,”猫头鹰说,“如果你问我——”
“我没有问任何人,”咿呦说,“我只是在告诉所有人,不管我们是去找北极,还是去玩一个叫‘现在我们去蚂蚁巢尽头采果子’的游戏,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时从队伍的最面前传来了一个叫声。
“出发!”克里斯朵夫·罗宾叫道。
“出发!”维尼和皮杰跟着叫道。
“出发!”猫头鹰跟着叫道。
“要出发了,”野兔说,“我得到前面去。”很快他跑到了踏写队的最前面,和克里斯朵夫·罗宾走在一起。
“好吧,”咿呦说,“我们出发吧,只是不要责怪我。”
就这样,他们所有人都出发去找北极。前进的时候,他们互相之间都在聊着这个说着那个,只有维尼一个人没说话,因为他在作一首歌。
“这是第一段。”他作完之后对皮杰说。
“什么第一段?”
“我的歌。”
“什么歌?”
“这首歌。”
“哪首歌?”
“如果你听的话,皮杰,你就会听到它的。”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在听?”
维尼回答不上这个问题,于是他就开始唱了起来:
他们都要出发,去找杆子,
猫头鹰、皮杰、野兔和所有人;
那就是你要去找的东西,如我听说的那样
需要猫头鹰、皮杰、野兔和所有人。
需要咿呦、克里斯朵夫·罗宾和噗
还有野兔的亲戚,我们都要去找——
那根杆子在哪里我们谁都不知道……
唱一声嘿!为猫头鹰、野兔和所有人!
“安静!”克里斯朵夫·罗宾转过头来对维尼说,“我们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方。”
“安静!”维尼马上转过去对皮杰说。
“安静!”皮杰马上转过去对袋鼠妈妈说。
“安静!”袋鼠妈妈又转过去对猫头鹰说。“安静!”小豆同时还细声细气地对自己连说了好几遍。
“安静!”猫头鹰转过头对咿呦说。
“安静!”咿呦转过头用非常可怕的声音对所有野兔的朋友和亲戚说。“安静!”他们又一个接一个飞快地把这句话传了下去,直到传到了最后那个人——最后一个,也是野兔的朋友和亲戚中最小的一个。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快疯了,因为他以为整次踏写的目的就是对他一个人说“安静!”他立刻头朝下,把自己埋进了地上的一个裂缝里。在那里等了足足两天,直到危险已经完全过去了,才用飞快的速度跑回家,从那以后,他就和他的姑妈一起过着非常平静的生活。他的名字叫亚历山大·甲壳虫。
队伍继续向前走,这时他们来到了一条河边。那条河的两岸有高大的岩石,河水蜿蜒奔涌。克里斯朵夫·罗宾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地方有多么危险。
“就是这种地方,”他解释说,“最适合做埋伏。”
“什么树丛?”维尼对皮杰低声说,“荆豆树丛?”[埋伏(ambush)和树丛(bush)发音近似,维尼理解成了树丛。]
“我亲爱的噗,”猫头鹰用一种傲慢的语气说,“难道你不知道‘埋伏’是什么意思吗?”
“猫头鹰,”皮杰谨慎地看了看自己周围说,“维尼刚才说的悄悄话是很私人的悄悄话,没有必要——”
“一个埋伏,”猫头鹰说,“就是一个惊奇。”
“那有时也可能是一个荆豆树丛。”维尼说。
“一个埋伏,我刚才正想给噗解释说,”皮杰马上说,“就是一个惊奇的意思。”
---------------
罗宾带领大家去北极(3)
---------------
“如果有人突然跳到你面前来,那就是一个埋伏。”猫头鹰说。
“那就是一个埋伏,噗,如果有人突然跳到你面前来。”皮杰解释说。
维尼现在总算明白了“埋伏”是什么意思,他说有一天荆豆树丛也突然跳到了他面前来,那天他正好从一棵树上掉了下去,整整花了六天才把扎在他身上的刺拔干净。
“我们没有在说荆豆树丛。”猫头鹰有些生气地说。
“我在说啊。”维尼说。
现在他们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河岸边,从一块岩石爬到另一块岩石。走了不远后,他们来到了一片地方,河岸突然变得很开阔,河水的两侧都长着齐着水面高的草地,这是个让大家坐下来休息的好地方,克里斯朵夫·罗宾一看到这儿,马上就叫了一声:“稍息!”于是他们全都坐到了草地休息起来。
“我想,”克里斯朵夫·罗宾说,“我们现在应该把所有的干粮都吃完,这样我们就不用带太多的东西了。”
“把所有什么吃完?”维尼问。
“所有我们带的东西。”皮杰说着就开始吃了起来。
“这是个好主意。”维尼说着也开始吃了起来。
“你们每个人都带了吃的东西吗?”克里斯朵夫·罗宾含着满嘴的东西咕哝着说。
“除了我,”咿呦说,“和以往一样。”他用忧郁的眼神看了看大家周围,“我想你们没有谁碰巧坐到了一丛蓟上吧?”
“我想可能我坐到了。”维尼说。“哇!”他叫了一声后马上站了起来,看了看自己背后,“是的,我的确坐到上面了,和我猜想的一样。”
“谢谢你,噗,如果你已经坐够了的话。”咿呦说着慢慢地走到了维尼坐的地方,埋头开始吃起他屁股下面的蓟来。
“你知道,坐在它们上面,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他嚼了几口蓟,抬起头继续说,“夺取了它们所有的生命,下次一定要记住,你们所有的人,多注意一点点,多为他人考虑一点点,世界就会很不一样。”
吃完午餐后,克里斯朵夫·罗宾对野兔悄悄地说了一句话。野兔回答说“好,好,当然”,然后他们一起朝河岸边走了。
“我不想让其他人听见。”克里斯朵夫·罗宾说。
“的确应该这样。”野兔神色严峻地说。
“是这样的——我在想——就是这样的——野兔,我想你也不知道吧,北极到底是什么样子?”
“哦,”野兔扯着自己的胡子说,“你现在是在问我吗?”
“我以前的确是知道的,只是现在有些忘记了。”克里斯朵夫·罗宾轻描淡写地说。
“真有意思,”野兔说,“我好像也有些忘了,但以前我的确是知道的。”
“我想北极是不是就是在地上插了一根杆子?”
“当然应该有一根杆子,”野兔说,“要不怎么会叫做北极?如果那真的是一根杆子的话,我想它就应该被插在地上的,你觉得呢?因为再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插上它。”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野兔说,“它到底插在了什么地方?”
“这就是我们要去找的。”克里斯朵夫·罗宾说。
他们回到了草地上,和大家坐到了一起。小猪皮杰已经躺在了地上,舒舒服服地睡起了觉来。小豆正在河边用自己的爪子洗脸,袋鼠妈妈非常自豪地向每个人解释说,这可是小豆第一次自己给自己洗脸。猫头鹰则站在袋鼠妈妈的旁边给她讲起了一段奇闻逸事,里面用的全是像“百科大全书”和“北美杜鹃”之类的很长的词,袋鼠妈妈完全没有听进去。
“我一点都不欣赏洗脸这种小把戏,”咿呦发牢骚说,“这是种现代的耳边吹牛方式,你认为呢,噗?”
“嗯——”维尼说,“我认为——”
但是我永远都不可能知道维尼到底是怎么认为的,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小豆突然尖叫了一声,接着是一片水花声,接着又是袋鼠妈妈惊恐的尖叫声。
“我受够了这种小把戏。”咿呦说。
“小豆掉到水里去了!”野兔大叫道,他和克里斯朵夫·罗宾立刻冲到了岸边去救他。
“看我游泳!”小豆从水塘中间探出头来,尖声叫着。但是他一说完,就被河水冲到了一个小瀑布边,瞬间就掉进了下面一个小水塘里。
“你没事吧,小豆,亲爱的?”袋鼠妈妈焦急地叫道。
“没事!”小豆说,“看我游——”还没说完,他就被河水冲下了另一个小瀑布,掉进下面的一个水塘里。
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去救小豆——皮杰这个时候已经完全醒过来了,他上蹿下跳地一直发出“喔,我说”此类的尖利噪音;猫头鹰则在开始长篇大论地解释说,在这种突发或暂时性的浸水情况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头部高于水面。袋鼠妈妈则一直沿着在河岸边跳着,说着:“你真的没事吗?小豆,亲爱的。”但是小豆呢,不管他当时是在哪一个水塘里,一直都在回答说:“看我游泳!”咿呦则把身子转了过来,把自己的尾巴放进了小豆最先掉进去的水塘里,背对着河水,静静地一个人发着牢骚说:“所有这些小把戏……抓住我的尾巴,小豆,你就没事了。”克里斯朵夫·罗宾和野兔飞快地从咿呦身边跑过,着急地把大家叫到面前来。
---------------
罗宾带领大家去北极(4)
---------------
“好了,小豆,我来了。”克里斯朵夫·罗宾叫道。
“快去找点什么东西,你们几个,把它放低点,放到河水上面!”野兔叫道。
正巧维尼找到了什么东西,在小豆下面的第二个水塘那里,他用两只爪子抱起一根很长的杆子,袋鼠妈妈也立刻跳到了河对岸,抓着杆子的另一头。他们俩扶住杆子,把它架到了水塘最低的地方。小豆还在得意地在河水里拍打着,一边叫着:“看我游泳!”最后,他终于被杆子拦住了,从水塘里爬了出来。
“看到我游泳了吗?”小豆激动地尖声叫道,袋鼠妈妈则一边责骂他一边擦着他的身子。小豆还在不停地说:“噗,你看到我游泳了吗?那就是游泳!我刚才就在游泳!野兔,你看到我游泳了吗?游泳!你好,皮杰!我说,皮杰!你知道我刚才做什么了吗?游泳!克里斯朵夫·罗宾,你看到我——”
但是克里斯朵夫·罗宾并没有听小豆说话,他正看着维尼—噗。
“噗,”他说,“你在哪里找到这根杆子的?”
维尼低头看了看他手里的杆子。
“我刚才找到的,”他说,“我想这应该有用,就把它捡起来了。”
“噗,”克里斯朵夫·罗宾严肃地说,“这场探险已经结束了,你找到了北极!”
“噢!”维尼说。
他们一起回到了草地上的时候,咿呦仍然坐在水塘边,尾巴伸在水里。
“叫小豆快一点,你们谁能帮个忙,”他说,“我的尾巴已经快冻僵了,虽然我不想提这个事情,但我提起了,我也不想抱怨,但事实如此,我的尾巴快冻僵了。”
“我在这里!”小豆尖声说。
“噢,原来你在这里。”
“你看见我游泳了吗?”
咿呦把尾巴从水塘里提了起来,左右不停地甩来甩去。
“和我设想的一样,”他说,“所有知觉都没有了,已经麻木了。这下完了,已经麻木了。也好,只有没人介意,我想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怜的老咿呦,我来帮你把尾巴擦干。”克里斯朵夫·罗宾说着把自己的手帕拿了出来,给咿呦擦起了尾巴。
“谢谢你,克里斯朵夫·罗宾。好像只有你一个人了解尾巴。他们可能不是这么想——这和其他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肯定都想象不到,对于他们来说,尾巴根本就不是什么尾巴,就只是背后多出来的那么一点东西罢了。”
“没关系,咿呦。”克里斯朵夫·罗宾说。他用最大的力气擦着咿呦的尾巴,说:“是不是感觉好点了?”
“也许感觉越来越像是一根尾巴了,它又回到了我的身上,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的话。”
“你好,咿呦。”维尼拿着那根杆子走到了他和克里斯朵夫·罗宾面前。
“你好,噗,谢谢你这么问,但我想我得等一两天之后才能用它了。”
“用什么?”维尼问。
“我们刚才说的那东西。”
“我们没有在说什么东西啊。”维尼迷惑不解地说。
“我又弄错了,我以为你在说你对于我的尾巴又多么抱歉,它已经完全麻木了,你能为它做点什么吗?”
“不能,”维尼说,“我没办法帮你。”维尼说。然后他有想了一下,给了一个很有帮助性的建议,“也许别人能帮你。”
“好吧,等你见到那个人的时候带我谢谢他。”
维尼着急地看着克里斯朵夫·罗宾。
“噗找到了北极,”克里斯朵夫·罗宾说,“太棒了,不是吗?”
维尼马上谦虚地低下了头。
“就是这个东西吗?”咿呦说。
“是的。”克里斯朵夫·罗宾说。
“这就是我们在找的东西?”
“是的。”维尼说。
“噢!”咿呦说。“嗯,不管怎样——天还没下雨。”他说。
他们把那根杆子插到了地上,克里斯朵夫·罗宾还在上面挂上了一个告示。
北极
被维尼—噗发现
噗找到了它
然后他们都回家去了,我想,但我不是很肯定,小豆是不是回家后洗了一个热水澡后就马上上床睡觉了。但是维尼—噗回到了他自己的家里,为他所做的事情感觉非常自豪,所以他吃了一点小东西犒劳了自己一番。
---------------
小猪皮杰被大水围困(1)
---------------
下雨了,这场雨下啊,下啊,下啊。小猪皮杰心想:在他这一生里,在他活的这么几年里——他到底活了多少年——三年,不对,还是四年?——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总之,他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一连下了一天,两天,三天,一直都没有停过。
“如果开始的下雨的时候,”他一边看着窗外一边想,“我正好在噗的家里,或者在克里斯朵夫·罗宾的家里,那这么长的时间我都会有个伴了,不会像现在这样,一个人待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除了想象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于是他开始想象自己和维尼—噗待在一起的情形。他会说:“你见过这么大的雨吗,噗?”维尼会回答说:“真可怕,是吧皮杰?”皮杰就会说:“我真想知道克里斯朵夫·罗宾那边怎么样了。”维尼肯定会说:“我想可怜的老野兔这个时候一定快被淹死了。”要是他们能这样聊天,一定会很开心的。事实上,发生类似洪水这么刺激的事情绝不是件好事,尤其在没有别人与你分享这件事的时候。
而这本来是件很刺激的事情——以前皮杰经常去玩的那条小水沟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小溪;以前他曾经掉进去的那条小溪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小河,而那条小河,以前他们还在河岸边的岩石上玩得很开心,现在河水已经冲出了河床,漫到了周围很大一片地方,皮杰甚至都开始担心,河水会不会很快就漫进他自己的床里。
“确实很让人着急,”皮杰对自己说,“尤其当你是一只非常小的动物,又被大水完全围住。克里斯朵夫·罗宾和噗倒是可以爬到树上逃生,袋鼠妈妈可以跳走逃生,野兔可以挖地洞逃生,猫头鹰可以飞走逃生,咿呦可以——可以——发出很响的声音,叫别人来救他。但是我呢,被大水包围起来,却什么也做不了。”
雨还在继续下着,每过一天,水就往上涨高一点,到后来,水已经涨到了小猪皮杰的窗户边上了……但他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是噗,”他心想,“噗一点脑子都没有,但他却从来都没遇到过危险,他老是做一些蠢事,结果却总变成好事。再说猫头鹰,其实猫头鹰也没什么脑子,但是他知道很多事情,他知道被大水围困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再说野兔,他从来都没有读过书,但是他总是能想出一些聪明的点子来。再说袋鼠妈妈,她一点都不聪明,是的,袋鼠妈妈的确不聪明,但她为了小豆,在着急的时候,想都不用想就能做出正确的事情来。对了,还有咿呦,咿呦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悲伤,所以任何事情他都不会在意。但我不知道克里斯朵夫·罗宾会怎样。”
一想到这里,他立刻记起克里斯朵夫·罗宾曾经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被困在一座孤岛上,他写了一张纸条,把它塞进一只瓶子里,再把瓶子扔进大海里。皮杰就想,如果他也写一张纸条装进瓶子里,再把它扔进水里,说不定就会有人来救他!
于是他离开窗口开始满屋子找了起来。当然他只能找没有被水淹没的地方。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只铅笔和一小片没被水浸湿的纸,还找到了一只带着软木塞的瓶子。他就在纸的一面写上:
救命!
皮杰(我)
然后又在另一面写上:
是我皮杰,救命,救命。
之后他就把那张纸装进了瓶子,用最大的力气把软木塞塞紧。然后他把上身伸出窗台,直到他不能再往外伸了,要不他就会掉下去的时候,才用最大的力气,把那只瓶子远远地扔了出去——哗!——没过多久,那只瓶子就浮到了水面上。他看着那只瓶子慢慢地越漂越远,直到他的眼睛都看疼了,有时他以为他看的只是水面上的一个小波纹。这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他再也看不见那只瓶子了,他觉得,为了救自己,他已经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情。#p#分页标题#e#
“那么,现在,”他想,“别的人一定会做点什么,我希望他们赶紧去做,因为,如果他们不做的话,我就必须去游泳了,但我不会游泳。所以我希望他们赶紧去做。”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说:“真希望噗能在这里,两个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雨开始下起来的时候,维尼—噗正在睡觉。雨一直下啊,下啊,他也一直在睡啊,睡啊。头一天他非常累。还记得他找到北极的那件事情吗?事实上,他对这件事情感觉非常自豪,所以他又去问克里斯朵夫·罗宾,还有没有别的杆子(见第八章注释),能给像他这样没有脑子的小熊去发现。
“还有南极,”克里斯朵夫·罗宾说,“我想可能还有东极和西极,但是人们不大喜欢说起它们。”
维尼听到这个非常高兴,他马上建议组织一次踏写(见第八章注释)去发现东极,但是克里斯朵夫·罗宾想起了另外一件跟袋鼠妈妈有关的事情,于是维尼就自己出发去寻找东极。我忘了他到底找到了没有,反正他回到家后非常非常累,累得他晚饭刚吃了半个多小时,才吃了一半,他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然后他就一直睡啊,睡啊,睡啊。
不知不觉地,他开始做起梦来,他梦见自己正在东极那里,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地上全是最冷的冰和最冷的雪,他找到了一个蜂巢,就钻进去睡觉,但是蜂巢有些小,他的腿放不进去,所以他只好把腿露在外面。后来来了几只野生的大臭鼠,就像居住在东极的那些野生动物一样,他们开始轻轻地把他腿上的毛啃掉,拿回去给自己的小宝宝做窝。他们越啃越多,他的腿就觉得越来越冷,直到最后,他“哇”地大叫一声,醒了过来。结果发现:他还在自己的屋子里,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他的脚却泡在了水里,屋子里面全是水!
---------------
小猪皮杰被大水围困(2)
---------------
维尼跳进水里,“哗哗”地拨开水,走到屋门口,朝外看了一眼……
“情况很严重,”维尼说,“我得想办法逃命。”
他立刻找出了最大的那罐蜂蜜,抱着它爬到了他那棵树的一根大树枝上,那根树枝正好在水面以上。然后他又爬下去,回到家里,抢救出了另外一罐蜂蜜……直到最后所有的蜂蜜都抢救出来了,维尼就坐到那根树枝上,摇晃着双腿。在树枝上,他的身旁,一共放着十罐蜂蜜……
两天之后,维尼还坐在树枝上,摇晃着双腿,他的身边,还放着四罐蜂蜜……
三天之后,维尼还坐在树枝上,摇晃着双腿,他的身边,还放着一罐蜂蜜……
四天之后,维尼还坐在树枝上……
就是在第四天的这个上午,皮杰扔出去的那只瓶子漂到了他的脚下,维尼大叫了一声“蜂蜜!”立刻一头栽进了水里,他抓住了那只瓶子,又奋力地爬回到树枝上。
“糟了!”维尼打开瓶塞后说,“把自己弄得一身湿,结果什么都没有。这张小纸片是什么意思?”
他把纸片从瓶子里拿出来看了看。
“这一定是一个消其[维尼把message(消息)念成了missage,这里按中文习惯改作‘消其’],”他对自己说,“肯定是这样的,那个字母是‘P’,所以这是个消其,是的,这个‘P’肯定是‘噗’的意思,这肯定是给我的一条重要的消其,但是我不知道它写的是什么,我必须找到克里斯朵夫·罗宾,或者猫头鹰,或者皮杰,或者任何聪明的人,只要是能认字的人,他们肯定能告诉我这个消其是什么,但问题是,我不会游泳,真糟糕!”
然后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我想,对于一个没有脑子的熊来说,这应该是个很好的主意。维尼对自己说:
“如果瓶子能浮起来,那么罐子也可以浮起来,如果罐子可以浮起来,我坐在罐子上也能浮起来,如果那是一个很大的罐子。”
他马上找出了最大的那只罐子,把罐口封死。“所有的船都应该有一个名字,”他说,“我想,我应该把我的这艘船叫做‘浮熊号’。”说完这句话,他就把他的“船”扔进了水里,自己也跟着跳进了水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噗和他的“浮熊号”都搞不清楚,他们两个究竟哪个应该在水上面,哪个应该在水下面,但是,试过几种不同的姿势后,他们俩好像最后确定了下来,“浮熊号”在下面,维尼则以胜利者的姿态趴在它上面,手脚并用奋力地划动着,朝前漂去。
克里斯朵夫·罗宾住在森林的最高处。雨一直在下啊,下啊,下啊,但是雨水一直都没能涨到他的家里。他望着山谷,看到四周全是水,本来他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雨下得太大了,很多时候他都只能待在屋子里一个人想事情。每天早晨他打着雨伞出去,在雨水涨上来的地方插上一根小木棍,到第二天早上他再出去的时候,那根小木棍就已经看不见了,于是他在雨水涨上来的地方又插上一根小木棍,然后回家去。就这样,每天早上他出去后,头一天插上去的小木棍就被水淹没了。他发现自己出门散步走的距离也一天比一天短,到了第五天早上,他发现他的周围全是水,这让他在这一生中第一次意识到:他处在一座真正的小岛上了。这个事情让他很激动。
就在那天早上,猫头鹰远远地越过水面飞了过来,对他的朋友克里斯朵夫·罗宾说:“你怎么样啊?”
“我说,猫头鹰,”克里斯朵夫·罗宾说,“这是不是很好玩,我现在在一个小岛上了!”
“近来气象状况变得非常不利。”猫头鹰说。
“什么?”
“我是说,这几天一直在下雨。”猫头鹰解释说。
“是的,”克里斯朵夫·罗宾说,“一直在下雨。”
“洪水水位已经涨到不可预知的高度。”
“谁?”
“我是说,这儿有很多水。”猫头鹰解释说。
“是的,”克里斯朵夫·罗宾说,“的确有很多水。”
“不管怎样,前景会迅速好转的,在任何时刻——”
“你看见噗了吗?”
“没有,在任何时刻——”
“我希望他没事,”克里斯朵夫·罗宾说,“我一直挺惦记他的,我想皮杰应该和他在一起。你觉得他们俩都应该没事吧,猫头鹰?”
“我想是的,你知道,在任何时刻——”
“那你去看看吧,猫头鹰。因为噗一点脑子都没有,他可能会去干傻事。我真的很爱他,猫头鹰,你明白吗,猫头鹰?”
“好吧,”猫头鹰说,“我去看看,很快就回来。”说完,他就飞走了。
没过多久他就飞了回来。
“噗不在家。”他说。
“不在家?”
“他曾经在那儿,他曾经在他门外,在自己的那棵树的树枝上坐过,和九罐蜂蜜一起。但现在他不在那儿。”
“噢,噗!”克里斯朵夫·罗宾叫道,“你在哪里?”
“我在这儿。”一个喘着粗气的声音在他背后说。
“噗!”
他们冲过去抱在了一起。
“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噗?”克里斯朵夫·罗宾等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后说。
---------------
小猪皮杰被大水围困(3)
---------------
“坐我的船过来的,”维尼得意地说,“有一个给我的消其,装在一个瓶子里,但是因为我的眼睛里进了点水,我看不清楚,所以我就坐着我的船,把它拿来给你看。”
维尼很得意地说完这些之后,他就把那个纸条给克里斯朵夫·罗宾看。
“但这是小猪皮杰写的消息!”克里斯朵夫·罗宾看完后大叫道。
“那里面没有说到噗吗?”维尼从克里斯朵夫·罗宾的肩膀后面看着纸条问。
克里斯朵夫·罗宾大声地把那个消息念了出来。
“噢,原来那些‘P’指的是皮杰?我还以为那个字是噗呢。”
“我们必须马上去救他!我还以为他跟你在一起呢,噗。猫头鹰,你能背着他,把他带到这里来吗?”
“恐怕不行,”猫头鹰表情严肃地想了想,说,“这个做法不可靠,如果某些必须的背部肌肉——”
“那你能不能马上飞到他那儿去,告诉他救援就要来了?我和噗会想一个办法去救他,用我们最快的速度赶过去。噢,别说了,猫头鹰,现在就去吧!”猫头鹰还在想他应该说些什么,但还是很快就飞走了。
“现在,噗,”克里斯朵夫·罗宾说,“你的船在哪儿?”
“我应该告诉你,”噗带着克里斯朵夫·罗宾走向小岛岸边的时候解释说,“它可不是那种普通的船,有的时候它是船,有的时候它会发生一些事故。全要靠——”
“要靠什么?”
“我究竟是在它上面还是它下面。”
“哦,好的,它在哪儿?”
“那儿!”噗自豪地指着他的“浮熊号”说。
这根本就不是克里斯朵夫·罗宾想象中的船,但是,他越看这艘“船”,就越觉得维尼是一只多么勇敢聪明的小熊。克里斯朵夫·罗宾越是这么想,维尼就把头埋得越低,盯着自己的鼻子,努力装作自己不是那样的。
“但是这艘船太小了,我们两个坐不下。”克里斯朵夫·罗宾难过地说。
“我们三个,还有皮杰。”
“那就更小了,噢,噗噗熊,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我们的小维尼、噗噗熊、维尼—噗、F.O.P(皮杰的朋友)、R.C.(野兔的伙伴)、P.D.(极地发现者)、E.C.和T.F.(咿呦的安抚者和尾巴拾到者)——事实上,就是噗他自己——说了一句让克里斯朵夫·罗宾只能张大嘴巴,睁大眼睛看着他,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他一直那么喜爱的、没有脑筋的小熊说的话。
“我们可以坐你的雨伞去。”噗说。
“?”
“我们可以坐你的雨伞去。”噗说。
“??”
“我们可以坐你的雨伞去。”噗说。
“!!!”
突然间,克里斯朵夫·罗宾意识到了,他们真的可以坐雨伞过去。于是他把雨伞撑开,反过来放进了水里。它真的在水面上浮了起来,但是有些摇摇晃晃的。维尼坐了上去,他正要说现在已经好了,但他突然发现还没有好。结果他翻进了水里,不小心喝了一口水,虽然他并不真的想喝那口水。然后他从水里站了起来,蹚着水走回到克里斯朵夫·罗宾身边。他们试着一起坐进了伞里,这下伞就再也没有翻过去了。
“我要把这艘船称作‘熊之智慧号’。”克里斯朵夫·罗宾说。现在,“熊之智慧号”朝着西南方向,优雅地晃动着,慢慢驶去。
你可以想象,当小猪皮杰看见这艘船驶进他的视野的时候有多么高兴。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会乐意地认为他曾经在可怕的洪水中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危险,但事实上,他唯一经历的一次危险,就是在他被困前的半个小时里,当时猫头鹰刚刚飞来,坐在树上的一根树枝上,为了安慰他,猫头鹰给他讲了一个非常长的故事,关于猫头鹰的一个姑妈犯了一个错误,下了一只海鸥的蛋,这个故事一直这样讲下去,就像这个句子一样,很长很长,直到皮杰绝望地靠着自己窗台,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慢慢地,他的身子开始朝窗外滑,直到他的半个身子已经挂在了窗户外面,只有脚尖钩住了一点点东西,幸好在这个时候,猫头鹰发出了一声尖叫,但这确实是故事里的一句话,那是他姑妈叫的,但皮杰被吓醒了,及时地用脚尖把自己拉回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说:“真有趣,不是吗?”就在这时——你可以想象,当他最后看见了那艘漂亮的船,“熊之智慧号”(船长C.罗宾,大副P.熊),远远地出现在海面上,前来营救他的时候,他究竟有多么高兴!克里斯朵夫·罗宾和噗又回来了……
这就是故事的结尾。因为,说完上面那个句子之后我实在是太累了,我想我可以就在这里结束了吧。
***************
*小熊维尼第四部分
***************
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动物们几乎都是干净纯洁的,即使有它们各自的小毛病,最终表现出来的还是友爱互助这些人们更愿意向孩子们灌输的美德。从一个普通孩子手边的玩具,到一本儿童故事书的主角,再到响誉全球的卡通形象,Pooh从它诞生那天起,已经度过了漫漫的80年岁月。而今,我终于弥补了小时候从未读过《小熊维尼》的遗憾……
---------------
克里斯朵夫·罗宾为维尼举办宴会(1)
---------------
一天,太阳公公带着五月的气息又回到了森林里,所有的河流都快活地唱着叮咚的歌声,变回了它们原先可爱的形状,小池塘也都静静地躺回到了地上,梦想着它们曾经看见过的生活,还有它们曾经做过的轰轰烈烈的事情。在温暖而宁静的树林中,布谷鸟开始悄悄地练起了嗓子,它小心谨慎地听着自己的歌声,想知道它自己是不是也听着满意。斑鸠则开始用它们懒洋洋的声音对自己轻声地抱怨着,好像在说一切都是它同伴惹出的祸。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就在这一天,当克里斯朵夫·罗宾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吹响了口哨之后,猫头鹰立刻飞越百亩森林赶了过来,看看克里斯朵夫·罗宾想要他做点什么。
“猫头鹰,”克里斯朵夫·罗宾说,“我要开一个宴会。”
“你要开个宴会,真的吗?”猫头鹰说。
“这应该是一个特别的宴会,这是因为噗做的事情,他做了他该做的事情,才把小猪皮杰从水灾里救了出来。”
“噢,就是因为这个,是吗?”猫头鹰说。
“是的,所以你能去告诉噗吗?用你最快的速度,还有其他所有人,因为宴会就在明天举行。”
“噢,就在明天举行,是吗?”猫头鹰说,仍然努力地想帮点什么忙。
“那你能去告诉他们吗,猫头鹰?”
猫头鹰努力地想说点什么聪明的话,但是他想不出来,于是他飞走了,把这个消息转告给其他人。他碰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维尼—噗。
“噗,”他说,“克里斯朵夫·罗宾要开一个宴会。”
“噢!”维尼说。他发现猫头鹰好像在期待他再说点什么,他就说:“会有那些小蛋糕和粉红色的奶油吗?”
猫头鹰觉得,让他去谈论小蛋糕和粉红色的奶油之类的事情,实在是太低级了,于是他就把克里斯朵夫·罗宾说的每句话都告诉了噗,然后就飞去找咿呦。
“为我举办的宴会?”维尼心里想道,“太隆重了!”接着他就开始猜想,别的动物是不是都知道那是专门给噗举办的宴会?克里斯朵夫·罗宾是不是已经告诉了他们关于“浮熊号”和“熊之智慧号”,还有所有他曾经发明并航行过的船的事情?然后他又想,如果所有人都忘了这些事情,也没人知道这个宴会到底是为谁举办的话,那该有多么糟糕!他越是这么想,宴会这个事情就在他脑子里模糊了起来,就像一场很不顺心的梦。到后来,这场梦竟然自己在他脑袋了哼哼起来,最后变成了一首歌。那可真是一首焦虑的噗之歌:
为噗欢呼三声!
(为谁?)
为噗——
(为什么?他做了什么?)
我以为你们都知道;
他从大水中救出了朋友!
为小熊欢呼三声!
(为谁?)
为小熊——
他不会游泳,
但他救出了朋友!
(他救出了谁?)
噢,听我说,好好听!
我在说噗——
(说谁?)
说噗!
(对不起,我老是忘记。)
好了,噗是一只长满脑筋的熊。
(你再说一遍?)
长满脑筋的——
(长满什么?)
当然,他吃得很多,
我也不知道他游泳本事是强是弱,
但是他能想法浮起来,
坐在特殊的船上很有能耐。
(特殊的什么上?)
嗯,特殊的罐子上——
所以现在我们给他三声真心的欢呼。
(所以现在我们给他三声真心的希望?)
希望他永远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变得健康聪明又富有!
为噗欢呼三声!
(为谁?)
为小熊欢呼三声!
(为哪位?)
为小熊——
欢呼三声,为我们杰出的维尼—噗!
(麻烦你们,谁能告诉我——他倒底做了什么?)
在维尼的脑袋里想着这些的时候,猫头鹰正在跟咿呦说话。
“咿呦,”猫头鹰说,“克里斯朵夫·罗宾准备开一场宴会。”
“很有趣,”咿呦说,“我想他们这次又会送给我一些莫名其妙的被踩坏了的小东西。心肠很好,考虑得也很周到,根本不值一提,别提它了。”
“这是给你的邀请。”
“那是什么东西?”
“一个邀请!”
“是的,我听见你说的话了,是谁忘拿走的?”
“这不是吃的东西,就是请你去参加宴会,明天。”
咿呦慢慢地摇了摇头。
“你是说皮杰吗?长着机灵的小耳朵的那个小家伙?那就是皮杰,我会告诉他的。”
“不,不!”猫头鹰说,他快被气晕了,“我说的是你!”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克里斯朵夫·罗宾说‘其他所有的人!告诉其他所有的人’。”
“其他所有的人,除了咿呦?”
“其他所有的人!”猫头鹰愤怒地说。
“啊!”咿呦说,“弄错了,毫无疑问,但是我还是会去的,只是下雨了不要怪我。”
但是第二天并没有下雨,克里斯朵夫·罗宾用几片长木板做了一张很长的桌子,他们所有人都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克里斯朵夫·罗宾坐在一头,维尼坐在另一头,在他们中间,一边坐着猫头鹰、咿呦和皮杰,另一边坐着野兔、小豆和袋鼠妈妈。野兔所有的朋友和亲戚则零零散散地坐到了周围的草地上,期望什么时候谁能跟他们说几句话,或者有谁不小心掉下了什么东西,或者有谁能问一下他们几点了。
---------------
克里斯朵夫·罗宾为维尼举办宴会(2)
---------------
这是小豆第一次参加宴会,他非常的激动。大家一坐下来,小豆就开始说起话来。
“你好,噗!”他尖声说。
“你好,小豆!”噗说。
小豆在他自己的椅子上跳了一小会儿,然后又开始尖声说:
“你好,皮杰!”
皮杰举起一只爪子朝他招了招手,因为他太忙了,来不及说话。
“你好,咿呦!”小豆说。
咿呦悲伤地对他点了点头,“很快就要下雨了,等会你看吧,到底会不会下雨。”
小豆马上抬起头,看看是不是在下雨,结果并没有下雨,于是他又说:“你好,猫头鹰!”猫头鹰和善地说:“你好,我的小朋友。”然后又转过去继续给克里斯朵夫·罗宾讲他的一个朋友,但是克里斯朵夫·罗宾并不认识那个朋友,如何差了一点点就遭遇一场事故的故事。袋鼠妈妈则对小豆说:“先把你的牛奶喝完,亲爱的,然后再说话。”但是小豆一边在喝牛奶,一边还想说他可以把两个事情都放到一起做……结果他被呛了一大口,不得不被袋鼠妈妈使劲地拍着后背,花了很长时间被牛奶打湿的毛才弄干。
等他们所有人都快吃饱了,克里斯朵夫·罗宾拿起了一把汤勺,敲了敲桌子。其他人全都停止说话,变得非常安静。除了小豆——他刚刚打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嗝,但又马上看了看野兔的亲戚们,好让大家以为是他们中间谁打的嗝。
“这次宴会,”克里斯朵夫·罗宾说,“是为了某人做的事情而专门举办的,我们都知道他是谁,所以这是他的宴会。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我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就在这里。”说完,他摸索了一下,又低声说:“去哪儿了?”
在克里斯朵夫·罗宾找礼物的时候,咿呦大声地咳嗽了一声,开始说:
“朋友们,也包括你们这些小东西,这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或者我应该说,到目前为止都是很荣幸的事情——能看见你们都参加了我的宴会。其实我什么都没有做。你们中间的任何人——除了野兔、猫头鹰和袋鼠妈妈——都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噢,还有噗。我的评论并不包括小豆和皮杰,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小了。你们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但偏偏是我。其实我根本没想过——我也没必要这样说——想得到克里斯朵夫·罗宾现在正要找的东西。”——说完,他就把一只前腿抬起来,捂着嘴巴,悄悄地,又很大声地说:“看看桌子下面有没有——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但因为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我们都应该——”
“呵——呃!”小豆不小心又打了一个嗝。
“小豆,亲爱的!”袋鼠妈妈责备了他一声。
“他是在说我吗?”小豆有些吃惊地问道。
“咿呦在说些什么?”皮杰低声地对噗说。
“我不知道。”噗很难过地说。
“我还以为这是你的宴会呢。”
“我原来也以为,但我想不是我的。”
“我宁愿这是你的,而不是咿呦的。”皮杰说。
“我也这么想。”噗说。
“呵——呃!”小豆又打了一个嗝。
“我刚才——说话——的时候,”咿呦严肃地高声说,“我刚才说话的时候,被很多种吵闹的声音打断了,我觉得——”
“找到了!”克里斯朵夫·罗宾激动地叫了一声,“把这个递给老笨熊,这是给噗的。”
“给噗的?”咿呦说。
“当然,给世界上最好的熊。”
“我早就应该知道,”咿呦说,“毕竟,没什么可抱怨的,我有我的朋友,昨天还有人跟我说。到底是上周,还是上上周,野兔撞到了我身上,还居然说‘讨厌!’这就是社交圈子,总会有事情发生。”
但是他说的话没有人在听,因为大家都在说:“快打开它,噗。”“那是什么,噗?”“我知道那是什么。”“不,你不知道。”等等类似的话。当然维尼用他能做到的最快的速度把礼物打开了,但是没有把拴着礼物的绳子弄断,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段绳子会派上用场。最后礼物终于出现在他面前。
当维尼看见那礼物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都快晕倒在地上了,因为他太高兴了。那是一个特殊的铅笔盒。里面有一种标记了“B”的铅笔,代表“熊”(熊的英文写作Bear,维尼以为B是Bear的缩写,其实是标志铅芯软硬程度的符号),还有标记了“HB”的铅笔,代表“帮助小熊”(HelpingBear,HB其实表示铅芯最硬),还有标记了“BB”的铅笔,表示“勇敢的小熊”(BraveBear,BB其实表示铅芯最软)。铅笔盒里还有一把小刀,用来削铅笔;一块橡皮擦,用来把你写错的字擦掉;一把尺子,用来为要写的字画上横线,尺子上面竟然还有小刻度线,如果你想知道什么东西有多少英寸长,就可以用它量出来。有蓝铅笔、红铅笔和绿铅笔,你可以用蓝色、红色和绿色来写不同的事情。所有这些可爱的东西,都装在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小盒子里。如果你想要扣上盒子,就能“咔嚓”一声把它扣上。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送给噗的。
“噢!”噗说。
“噢,噗!”其他所有人都叫道,除了咿呦。
---------------
克里斯朵夫·罗宾为维尼举办宴会(3)
---------------
“谢谢——你。”噗激动地说。
但是咿呦却在对自己说:“这些写写画画的东西,铅笔什么的,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问我,愚蠢的东西,里面什么价值都没有。”
过了一会儿,等他们所有人都对克里斯朵夫·罗宾说“再见”和“谢谢”之后,维尼和皮杰一起回家去,他们想着事情,走在金色的月光下,很长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明天早上你醒来的时候,噗,”最后皮杰说,“你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早饭吃什么?”噗说,“你会说什么,皮杰?”
“我会说,我想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皮杰说。
噗认真地点点头。
“那不是一样的吗?”
“发生了什么事情?”克里斯朵夫·罗宾问。
“什么时候?”
“第二天早上。”
“我不知道。”
“你能再想想,下次讲给我和噗听吗?”
“如果你非常想知道的话,我会的。”
“噗想知道。”克里斯朵夫·罗宾说。
说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拾起噗噗熊的腿,慢悠悠地朝门口走去。维尼—噗被他拖在身后,走到门边,他转过来问我:“想上来看我洗澡吗?”
“也许吧。”我说。
“噗的铅笔盒比我的还好吗?”
“和你的一模一样。”我说。
他点了点头,继续朝楼上走去……就在那一刻,我听见“砰——砰——砰——”小熊维尼跟着克里斯朵夫·罗宾上楼去了。
---------------
译后记回到儿童时代(1)
---------------
我们小时候读过不少儿童故事书,也看过很多动画片,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小时候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关于“小熊维尼”的故事书,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迪斯尼制作的“维尼”系列影片。直到接到这套原版故事书的翻译工作之前,我对于“小熊维尼”简直全无概念,只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熟。因此,当约稿人在电话里跟我说:“小熊维尼你知道吧?”,我只能不知所云地回答说:“哦——哦——”
两本薄薄的故事书,在我拿到手里时,我仍然以为那里面无非是一些简单幼稚的小故事,再配上一些天真童趣的插图——就像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小红帽与大灰狼》和《豌豆公主》那样的儿童读物,不过如此。我要做的仍然是枯燥无味的翻译工作。可是,一本书才翻译到一半,我就已经被那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彻底折服。它们完全突破了我对儿童读物的狭隘理解:如此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对白,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令人捧腹不止的幽默场景……儿童读物能写成这样,实在是大大超出我的想象。翻译到最后我才意识到,其实这套《小熊维尼》不仅是给孩子们看的故事,更是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尤其对那些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时刻困扰的成年人来说,它更像是一剂舒缓心灵的良药。在人们对于很多纯真美好的快乐已感觉陌生时,这些故事恰恰能带你回到儿时遥远而甜蜜的记忆中,仿佛你也置身于那个年代,说着同样幼稚直白的语言,干着同样无聊可笑的傻事,甚至梦见同样天真而荒诞的画面……所有这些我们天性中自然而生的快乐,都会从这套书的字里行间缓缓流出,注入到每一个读它的人的心灵,不论是无邪的孩童心灵,还是被现实繁杂的琐事污浊的心灵。
噗这头憨厚可爱的小熊是整套故事书的主角,对于它我不必再做进一步的介绍。在《小熊维尼》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A.A.米尔恩已经给出了一个孩子气的解释——它的名字来自伦敦动物园里一头叫“维尼”的熊,以及克里斯朵夫·罗宾曾经有过的一只天鹅。如果要追根溯源,那么噗的原型实际上就是我们熟知的玩具“艾德熊”,1921年,米尔恩的妻子从伦敦的一间著名店铺“Harrods”把它买回家,作为送给他们儿子克里斯朵夫·罗宾一周岁的生日礼物。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基本上也都存在于作者本人(以及他的儿子)的真实生活中——小猪皮杰和毛驴咿呦是邻居送给克里斯朵夫·罗宾的礼物,袋鼠妈妈、小豆和跳跳虎则是后来作者和他的妻子送给儿子的,只有猫头鹰和野兔出自作者本人的虚构。[“故事中的动物几乎全部来自育婴室,我的“合伙人”(我太太)先为他们设计好不同的声音及语言,然后在他们的主人(我儿子)的爱心照料下,每一个动物的特质则发展呈现为一个独特的性格角色。”——米尔恩]当所有这些角色,包括儿子克里斯朵夫·罗宾,被米尔恩安置到“百亩森林”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后,一个生机勃勃的独立的世界就此诞生了。在《小熊维尼》原著的封套页上有一幅由作者谢巴德(ErnestH.Shepard)手绘的“百亩森林地图”插画,你能想象得到,“百亩森林”其实也是作者当时居住的周边环境的写真,也就是环绕着Cotchford农庄的那片名为Ashdown的森林。地图上标注了噗所住的树屋、克里斯朵夫·罗宾的树屋、猫头鹰的房子、小猪皮杰的家、咿呦的小角落、野兔住的那片沙地、袋鼠妈妈和小豆的住所,甚至还有故事中提到的发现“北极”的地方。这个独立的世界仿佛早已存在在那里,居住在其间的每一个人和动物,仿佛也和外界毫不相关地过着他们自己简单快乐的生活。
但是情况却并不是这么简单,当故事一步步展开,所有的角色都陆续登场后,这个独立的世界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画面。有人憨厚愚钝(例如维尼熊),但却总能逢凶化吉,招人喜爱;有人胆小谨慎却又好大喜功(例如小猪皮杰),结果却常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有人悲天悯人,孤傲地生活在自己忧郁的世界中(例如毛驴咿呦);有人满腹心机(例如野兔),最后却搞得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人喜欢摆出一副学究形象(例如猫头鹰),却又总是不懂装懂;还有现实生活中操心柴米油盐的平凡家庭妇女(袋鼠妈妈)和顽皮天真的幼龄儿童(小豆和跳跳虎)。克里斯朵夫·罗宾在故事里已不再是个儿童形象,反而更像是这个“百亩社区”的领袖,他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成人的关爱和冷静,会在你气馁的时候给你鼓励,会在事情最困难的时候及时出现,帮你解围。与此同时,他也保留着孩童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例如带领所有的动物去寻找“北极”)。作为一部儿童读物的作者,米尔恩并没有狭隘地把眼光放在儿童单纯的心灵世界中,他试图通过“百亩森林”里的居民来对照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居民,讲述这些动物们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讲述人世间的故事,或者说,现代社会里成人世界的故事。
说到这里,有必要谈一谈米尔恩本人的经历。米尔恩因《小熊维尼》而成为闻名于世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本人却并不满于这个名声,因为他的个人志向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剧作家。从小米尔恩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数学天赋,进而就读剑桥三一学院研究数学,但他却在同时为该校的一本地下期刊《Granta》撰写文章,最后担任了《Granta》的编辑。毕业后,米尔恩加入了英国以讥讽时事著称的杂志《Punch》,担任编辑助理,一直工作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期间米尔恩服役于英国皇家沃里克郡军团,在此之前他已经开始创作剧本。1917年,他将自己在服役期间发表的一部儿童剧改写了一本儿童诗集《从前从前》(《OnceUponATime》)。对此他本人的评论是:“没人搞得清楚这是给儿童看的,还是给大人看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好玩……他至少暂时让我们忘记战争。”也许正是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米尔恩和很多20世纪初的作家一样,开始无比向往和缅怀孩提时代纯真美好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曾经说的——“儿童的书是一定要写的,不过不是为了儿童,而是为了作者本人。”1924年,他的另一本儿童诗集《我们非常小的时候》(《WhenWeWereVeryYoung》)在英国出版后,立即赢得英美评论界的一片赞誉。1926年,在儿子克里斯朵夫·罗宾6岁时,米尔恩着手创作这两本不朽的儿童名著《小熊维尼》和《维尼角落的家》。这两本书为米尔恩带来了巨大的名声,但他却在1928年后停止了儿童文学的写作,转而投身于神学辩论法。1938年,56岁的米尔恩发表了一部自传《现在已经太迟了》(《It’sTooLateNow》),根据儿子克里斯朵夫·米尔恩的说法,米尔恩在自传里对于“小熊维尼”只提及了“很不愉快”的八页。由此不难看出,《小熊维尼》这套儿童故事书倒更像是米尔恩无心插柳的结果。虽然他一生出产了数量众多的戏剧和小说,其中却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小熊维尼》那样引起世人瞩目。然而,也许能让米尔恩内心里获得些许安慰的是:他在儿童文学之外的写作经历,竟也不由自主地渗入了他笔下的百亩森林中——他所擅长的讥讽调侃,他所喜爱的戏剧化表现形式,这些特征都转变成了天真无邪的笔触,散布在《小熊维尼》的角角落落。
---------------
译后记回到儿童时代(2)
---------------
正因如此,米尔恩创造的那头没什么脑筋的熊,以及百亩森林里的所有性格各异的动物们,共同上演了一幕幕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跌宕起伏的戏剧。戏剧离不开巧合,《小熊维尼》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简单短小,但却不乏巧合。例如维尼帮咿呦找到尾巴的那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咿呦丢了尾巴,维尼帮他找,于是维尼去请教猫头鹰,因为猫头鹰非常有学问。在维尼敲猫头鹰的门的时候,其实作者已经给出了暗示,但是他通过一连串的幽默的环节——门牌上的错别字和猫头鹰与维尼滑稽的对话——把读者的注意力岔开,最后才引向答案:原来咿呦的尾巴正是猫头鹰门口的拉铃。与此相似的巧合也体现在其他的故事中,通常,米尔恩也采用了现代故事片的叙事手法,分几条线索叙述同时进行的事件,最后,当这些事件汇聚到同一时间地点,故事的戏剧性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例如小猪皮杰和维尼为咿呦修房子的故事)。
米尔恩诙谐幽默的文体也在《小熊维尼》中有突出的表现,这种幽默着重地体现在人物的语言上。例如“小猪皮杰遇到长鼻怪”的那个故事,经过米尔恩在前面讲述的几条线索的层层铺垫,最后,当皮杰把困在陷阱里的维尼当作长鼻怪后,他惊恐万分地跑去找克里斯朵夫·罗宾,一路上高声呼救。为了表现出小猪皮杰有多么紧张,米尔恩重复了四遍皮杰的呼喊,但每一次皮杰的话都有些不一样——由于太紧张了,皮杰把“救命”喊成了“救密”,把“一头丑丑的长鼻怪”喊成了“一头长长的臭鼻怪”。看到这里,读者无疑会迸发出畅快的笑声。
当然,除了这种直接的幽默形式之外,米尔恩还在故事中随时随处地放置了更多的冷幽默。例如猫头鹰搬新家的那个故事——袋鼠妈妈发现猫头鹰屋子的地板上长了羊肚菌,但是好面子的猫头鹰(同时也想证明自己学问渊博)硬说那是他洗澡用的海绵,结果被童言无忌的小豆捅破……像这样带有嘲讽色彩的幽默,显然米尔恩不是想让读《小熊维尼》的孩子们去参悟了解的,但是成年人却能一眼看透,报以会意的一笑。
谈到儿童文学中的幽默这个话题,我在翻译《小熊维尼》这套故事书的时候曾经和一个好友讨论过。回想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儿童故事,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儿童故事,严肃说教的成分居多,而像《小熊维尼》这样风趣幽默的东西实在是不曾见到。好友的结论是:中国人天生就缺乏幽默感。此话的确有一定道理。“小熊维尼”所诞生的英国,向来崇尚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儿童文学的创作其实没有既定的条条框框,没有限定只是写给儿童看而必须灌输伦理美德。至少米尔恩打破了传统——《小熊维尼》是给儿童准备的,但它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或许米尔恩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意,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描写孩童时期的美好回忆,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教育下一代,但是,这样一部随意的作品却成为世界儿童著作的经典。回顾国内,今天中国的文化也逐渐摆脱了正统礼教的束缚,日趋开放。我们本国人若要创作新的儿童读物,何尝不可引荐《小熊维尼》的方式,多为孩子们添加一些轻松而贴近生活的幽默元素呢?
西方国家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媒体甚为丰富,迪斯尼就是其中的一个巨头。我们中国人接触到“小熊维尼”,多半都是通过迪斯尼推出的一系列《小熊维尼》动画片。但是,稍微做一下考证就知道,“小熊维尼”其实并非美国土生土长的卡通形象,而是从英国,也就是米尔恩以及插画作者谢巴德的笔下引进过去的。1929年,米尔恩把《小熊维尼》及其所有派生产品的权利卖给了美国的一家施莱辛格公司,该公司股东斯蒂芬·施莱辛格(StephenSlesinger)于1953年去世后,《小熊维尼》的版权转而由他的遗孀谢利·施莱辛格(ShirleySlesinger)继承。谢利又在1961年与迪斯尼签约,将“小熊维尼”形象使用权租给迪斯尼公司使用。1966年,迪斯尼推出了第一部小熊维尼动画片《小熊维尼与蜜蜂树》,从那以后,迪斯尼的维尼系列影片轮番上阵,小熊维尼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由它派生出的产品比比皆是,从玩具、儿童服饰到电脑桌面和学习软件,谁能想到,这头憨厚可爱的小熊最后竟会成为迪斯尼最大的一棵摇钱树!
对比迪斯尼的系列影片和《小熊维尼》原著,我们能发现很多不同点。首先在人物形象上,迪斯尼对原著中的维尼熊和其他动物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原著的插画更突出写实,尽管只是简简单单的素描,却又不失生动细腻,画面中渗透出的一股灵气不经意间就会把你带回遥远的儿时浪漫中。谢巴德在《小熊维尼》中的创作堪称儿童文学插画的经典,这也是为什么迪斯尼的维尼影片推出后,立刻遭到了众多谢巴德推崇者严厉抨击的原因。再说到人物性格,迪斯尼也在原著的基础上做出了修改。米尔恩笔下的每一个动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它们更像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善恶兼备,不时地也会泛起私心杂念。而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动物们几乎都是干净纯洁的,即使有它们各自的小毛病,最终表现出来的还是友爱互助这些人们更愿意向孩子们灌输的美德。这里并不是想评价迪斯尼的改编与《小熊维尼》的原著到底孰优孰劣,毕竟,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心境也会让作家写出不同寓意的作品。
---------------
译后记回到儿童时代(3)
---------------
从一个普通孩子手边的玩具,到一本儿童故事书的主角,再到响誉全球的卡通形象,噗从它诞生那天起,已经度过了漫漫的80年岁月。而今,我终于弥补了小时候从未读过《小熊维尼》的遗憾,同时也庆幸能有机会翻译如此一套精彩的故事书。《小熊维尼》的原著语言淳朴优美,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它的很多幽默之处也正是通过一些双关语和词语的拼写表现出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尽量反映出原著的特色,同时又便于中国读者理解,也就依据中文习惯做了相应修改。翻译中若有错漏,希望读者予以谅解。但愿这套中文版的《小熊维尼》故事书能尽量如实地展现出英文版的原貌,让所有读它的人,无论孩童还是成人,都能跟随这头没什么脑筋的熊,走进那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中。
吴卓玲
2006年4月于拉萨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1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