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叫做龟山。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①。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
(q&)北。
【注释】①梯:凭倚,凭靠。几:矮或小的桌子。胜:古时妇女的首饰。【译文】西王母靠倚着小桌案而头戴玉胜。在西王母的南面有三只勇猛
善飞的青鸟,正在为西王母觅取食物。西王母和三青鸟的所在地是在昆仑山的北面。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译文】有个神人叫大行伯,手握一把长戈。在他的东面有犬封国。贰负之尸也在大行伯的东面。
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杯]食①。有文马
②,缟(g3o)身朱鬣(li6)③,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注释】①方:正在。原图上就是这样画的,所以用这类词语加以说明。以下此类情况尚多。②文马:皮毛带有色彩花纹的马。③缟:白色。
【译文】犬封国也叫犬戎国,那里的人都是狗的模样。犬封国有一女子,正跪在地上捧着一杯酒食向人进献。那里还有文马,是白色身子红色鬃毛,眼睛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名称是吉量,骑上它就能使人长寿千岁。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
【译文】鬼国在贰负之尸的北面,那里的人物是人的面孔却长着一只眼睛。另一种说法认为贰负神在鬼国的东面,他是人的面孔而蛇的身子。
蜪(t2o)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
【译文】蜪犬的形状像一般的狗,全身是青色,它吃人是从人的头开始吃起。
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p9)发①。在蜪犬北。一曰
从足。
【注释】①被发:即披发。被,通“披”。这是原图画上的样子。
【译文】穷奇的形状像一般的老虎,却生有翅膀,穷奇吃人是从人的头
开始吃。正被吃的人是披散着头发的。穷奇在蜪犬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穷奇吃人是从人的脚开始吃起。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译文】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自有两座台,每座台都是四方形,在昆仑山的东北面。
大蜂,其状如螽(zh#ng)①;朱蛾,其状如蛾②。
【注释】①螽:螽斯,一种昆虫,体呈绿色或褐色,样子像蚂蚱。②蛾:古人说是蚍蜉,就是现在所说的蚂蚁。
【译文】有一种大蜂,形状像螽斯;有一种朱蛾,形状像蚍蜉。
蟜(qi2o),其为人虎文,胫(j@ng)有■(q!)①。在穷奇东。一曰
状如人,昆仑虚(q&)北所有。
【注释】①■:小腿肚子。
【译文】蟜,长着人的身子却有着老虎一样的斑纹,腿上有强健的小腿
肚子。蟜在穷奇的东面。另一种说法认为蟜的形状像人,是昆仑山北面所独有的。
阘(t4)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译文】阘非,长着人的面孔却是兽的身子,全身是青色。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被(p9)发,无一手。
【译文】天神据比的尸首,形象是折断了脖子而披散着头发,没了一只
手。
环狗,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猬状如狗,黄色。
【译文】环狗,这种人是野兽的脑袋人的身子。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刺猬
的样子而又像狗,全身是黄色。
祙(m6i)①,其为物人身、黑首、从(z^ng)目②。
【注释】①祙:即魅,古人认为物老则成魅。就是现在所说的鬼魅、精怪。②从:通“纵”。【译文】袜,这种怪物长着人的身子、黑色脑袋、竖立的眼睛。
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译文】戎,这种人长着人的头而头上却有三只角。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ch*)吾,乘之日行千里。
【译文】林氏国有一种珍奇的野兽,大小与老虎差不多,身上有五种颜色的斑纹,尾巴比身子长,名称是驺吾,骑上它可以日行千里。
昆仑虚(q&)南所,有氾林方三百里①。
【注释】①氾林:即上文所说的范林、泛林,意为树木茂密丛生的树林。【译文】昆仑山南面的地方,有一片方圆三百里的氾林。
从(zh#ng)极之渊,深三百仞①,维冰夷恒都焉②。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
【注释】①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②维:通“惟”、“唯”。独,只有。冰夷:也叫冯(p0ng)夷、无夷,即河伯,传说中的水神。
【译文】从极渊有三百仞深,只有冰夷神常常住在这里。冰夷神长着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另一种说法认为从极渊叫做忠极渊。
阳汙(y&)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
【译文】阳汙山,黄河的一条支流从这座山发源;凌门山,黄河的另一条支流从这座山发源。
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译文】王子夜的尸体,两只手、两条腿、胸脯、脑袋、牙齿,都斩断而分散在不同地方。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译文】帝舜的妻子登比氏生了宵明、烛光两个女儿,她们住在黄河边上的大泽中,两位神女的灵光能照亮这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另一种说法认为帝舜的妻子叫登北氏。
盖国在鉅燕南①,倭(w#)北。倭属燕。
【注释】①鉅:通“巨”。大。这里是形容词。
【译文】盖国在大燕国的南面,倭国的北面。倭国隶属于燕国。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译文】朝鲜在列阳的东面,北面有大海而南面有高山。列阳隶属于燕
国。
列姑射(y6)在海河州中①。
【注释】①河州:据古人说是黄河流入海中形成的小块陆地。州是水中高出水面的土地。【译文】列姑射在大海的河州上。
(射)姑[射](y6)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
【译文】姑射国在海中,隶属于列姑射。射姑国的西南部,高山环绕着它。
大蟹在海中①。
【注释】①大蟹:据古人说是一种方圆千里大小的蟹。
【译文】大蟹生活在海里。
陵鱼人面①,手足,鱼身,在海中。
【注释】①陵鱼:即上文所说的人鱼、鲵鱼,俗称娃娃鱼。
【译文】陵鱼长着人的面孔,而且有手有脚,却是鱼的身子,生活在海
里。
大鯾(bi1n)居海中①。
【注释】①鯾:同“鳊”。即鲂鱼,体型侧扁,背部特别隆起,略呈菱形,像现在所说的武昌鱼,肉味鲜美。
【译文】大鯾鱼生活在海里。
明组邑居海中①。
【注释】①明组邑:可能是生活在海岛上的一个部落。邑即邑落,指人所聚居的部落、村落。【译文】明组邑生活在海岛上。
蓬莱山在海中①。
【注释】①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上面有神仙居住的宫室,都是用黄金玉石建造成的,飞鸟走兽纯白色,远望如白云一般。
【译文】蓬莱山屹立在海中。
大人之市在海中。
【译文】大人贸易的集市在海里。
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
海内东北陬(z#u)以南者。
【译文】海内由东北角向南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依次如下。
鉅燕在东北陬(z#u)。
【译文】大燕国在海内的东北角。
国在流沙中者埻(d&n)端、玺(x!)■(hu4n),在昆仑虚(q&)东南。一曰海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
【译文】在流沙中的国家有埻端国、玺■国,都在昆仑山的东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埻端国和玺■国是在海内建置的郡,不把它们称为郡县,是因为处在流沙中的缘故。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y2o)、月支之国。
【译文】在流沙以外的国家,有大夏国、竖沙国、居繇国、月支国。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q&)
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译文】西方胡人的白玉山国在大夏国的东面,苍梧国在白玉山国的西南面,都在流沙的西面,昆仑山的东南面。昆仑山位于西方胡人所在地的西面。总的位置都在西北方。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①。在吴西。
【注释】①鼓:这里是动词,即鼓动,振作。据传这位雷神只要鼓动他的肚子就会响起雷声。【译文】雷泽中有一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他一鼓起肚子就响
雷。雷泽在吴地的西面。
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
【译文】都州在海里。一种说法认为都州叫做郁州。
琅(l2ng)邪(y2)台在渤海间①,琅邪之东②。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间。
【注释】①琅邪台:据古人讲,琅邪台本来是一座山,高耸突起,形状如同高台,所以被称为琅邪台。②琅邪:指春秋时越王勾践修筑的琅邪台,周长七里,用来观望东海。【译文】琅邪山位于渤海与海岸之间,在琅邪台的东面。琅邪台的北面有座山。另一种说法认为琅邪山在海中。
韩雁在海中①,都州南。
【注释】①韩雁:难以断定是国名,或鸟名。如果是国名,则应在海中的岛屿上。
【译文】韩雁在海中,又在都州的南面。
始鸠在海中①,(辕厉)[韩雁]南。
【注释】①始鸠:也难以断定是国名,或鸟名。
【译文】始鸠在海中,又在韩雁的南面。
会(gu@)稽(j@)山在大(楚)[越]南。
【译文】会稽山在大越的南面。
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高山在(城)[成]都西。入海,在长州南。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蛮]东,在闽西北,入海,馀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濛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温水出崆峒,[峒崆]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颍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一曰缑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南,入淮极西北。一曰淮在期思北。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北)入渭,戏北。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沅水(山)出象郡镡城西,(入)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赣水出聂都东山,东北注江,入彭泽西。泗水出鲁东北,而南,西南过湖陵西,而东南注东海,入淮阴北。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肄水出临晋[武]西南,而东南注海,入番禺西。潢水出桂阳西北山,东南注肄水,入敦浦西。洛水出[上]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济水出共山南东丘,绝鉅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虖沱水出晋阳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①。
【注释】①从“岷三江”至“入章武南”这一大段文字,据学者的研究,认为不是《山海经》原文,而是《水经》一书中的文字。但因这段文字为底本所原有,故仍保留它并作今译,唯不做注。
【译文】从岷山中流出三条江水,首先是长江从汶山流出,再者北江从曼山流出,还有南江从高山流出。高山座落在成都的西面。三条江水最终注入大海,入海处在长州的南面。浙江从三天子都山发源,三天子都山在蛮地的东面,闽地的西北面,浙江最终注入大海,入海处在馀暨的南边。庐江也从三天子都山发源,却注入长江,入江处在彭泽的西面。一种说法认为在天子鄣。淮水从馀山发源,馀山座落在朝阳的东面,义乡的西面。淮水最终注
入大海,入海处在淮浦的北面。湘水从帝舜葬地的东南角发源,然后向西环绕流去。湘水最终注入洞庭湖下游。一种说法认为注入东南方的西泽。汉水从鲋鱼山发源,帝颛顼葬在鲋鱼山的南面,帝颛顼的九个嫔妃葬在鲋鱼山的北面,有四条巨蛇卫护着它。濛水从汉阳西面发源,最终注入长江,入江处在聂阳的西面。温水从崆峒山发源,崆峒山座落在临汾南面,温水最终注入黄河,入河处在华阳的北面。颍水从少室山发源,少室山座落在雍氏的南面,颍水最终在西鄢的北边注入淮水。一种说法认为在缑氏注入淮水。汝水从天息山发源,天息山座落在梁勉乡的西南,汝水最终在淮极的西北注入淮水。一种说法认为入淮处在期思的北面。泾水从长城的北山发源,北山座落在郁郅长垣的北面,泾水最后流入渭水,入渭处在戏的北面。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入河处在华阴的北面。白水从蜀地流出,然后向东南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江州城下。沅水从象郡镡城的西面发源,向东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下隽的西面,最后汇入洞庭湖中。赣水从聂都东面的山中发源,向东北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彭泽的西面。泗水从鲁地的东北方流出,然后向南流,再往西南流经湖陵的西面,然后转向东南而流入东海,入海处在淮阴的北面。郁水从象郡发源,然后向西南流而注入南海,入海处在须陵的东南面。肄水从临晋武的西南方流出,然后向东南流而注入大海,入海处在番禺的西面。潢水从桂阳西北的山中发源,向东南流而注入肄水,入肄处在敦浦的西面。洛水从上洛西边的山中发源,向东北流而注入黄河,入河处在成皋的西边。汾水从上窳的北面流出,然后向西南流而注入黄河,入河处在皮氏的南面。沁水从井陉山的东面发源,向东南流而注入黄河,入河处在怀的东南面。济水从共山南面的东丘发源,流过鉅鹿泽,最终注入渤海,入海处在齐地琅槐的东北面。潦水从卫皋的东面流出,向东南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潦阳。虖沱水从晋阳城南发源,然后向西流到阳曲的北面,再向东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章武的北面。漳水从山阳的东面流出,向东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章武的南面。
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
【译文】建平元年四月丙戌日,待诏太常属臣丁望校对整理,侍中光禄勋臣王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刘秀领衔主持。
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有]大壑(h6)①,少昊(h4o)之国②。少昊孺(r))帝颛(zhu1n)顼(x&)于此③,弃其琴瑟(s6)④。
【注释】①壑:坑谷,深沟。②少昊: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叫挚,以金德王,所以号称金天氏。③孺:通“乳”。用乳奶喂养。这里是抚育、养育的意思。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号称高阳氏,是黄帝的后代。④琴瑟:古时两种拨弦乐器。
【译文】东海以外有一深得不知底的沟壑,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少昊就在这里抚养帝颛顼成长,帝颛顼幼年玩耍过的琴瑟还丢在沟壑里。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①。
【注释】①渊:水流汇积就成为深渊。
【译文】有一座甘山,甘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流汇成甘渊。
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译文】大荒的东南角有座高山,名称是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译文】东海以外,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大言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①。有一大人踆(c&n)其上②,张其两(耳)[臂]。
【注释】①大人之堂:本是一座山,因为山的形状就像是一座堂屋,所以称作大人堂。②踆:通“蹲”。
【译文】有座波谷山,有个大人国就在这山里。有大人做买卖的集市,就在叫做大人堂的山上。有一个大人正蹲在上面,张开他的两只手臂。
有小人国,名靖人①。
【注释】①:靖人:传说东北极有一种人,身高只有九寸,这就是靖人。靖的意思是细小的样子。靖人即指小人。
【译文】有个小人国,那里的人被称作靖人。
有神,人面兽身,名曰梨■(l0ng)之尸。
【译文】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野兽的身子,叫做梨■尸。
有潏(ju6)山,杨水出焉。
【译文】有座潏山,杨水就是从这座山发源的。
有■(w7i)国,黍(sh()食①,使四鸟②:虎、豹、熊、罴(p0)。
【注释】①黍:一种黏性谷米,可供食用和酿酒,古时主要在北方种植,脱去糠皮就称作黄米子。②鸟:古时鸟兽通名,这里即指野兽。以下同此。
【译文】有一个■国,那里的人以黄米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合虚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①,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P0)。
【注释】①帝俊:本书屡屡出现叫帝俊的上古帝王,具体所指,各有不同,而神话传说,分歧已大,历时既久,更相矛盾,实难确指,只可疑似而已。以下同此。这里似指颛顼。中容:传说颛顼生有才子八人,其中就有中容。
【译文】有一个国家叫中容国。帝俊生了中容,中容国的人吃野兽的肉、树木的果实,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豹子、老虎、熊、罴。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译文】有座东口山。有个君子国就在东口山,那里的人穿衣戴帽而且腰间佩带宝剑。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①。食黍(sh(),食兽,是使四鸟。
【注释】①思土不妻,思女不夫:神话传说他们虽然不娶亲,不嫁人,但因精气感应、魂魄相合而生育孩子,延续后代。
【译文】有个国家叫司幽国。帝俊生了晏龙,晏龙生了司幽,司幽生了思土,而思土不娶妻子;司幽还生了思女,而思女不嫁丈夫。司幽国的人吃黄米饭,也吃野兽肉,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大阿之山者。
【译文】有一座山叫做大阿山。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译文】大荒当中有一座高山,叫做明星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
地方。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①,帝鸿生白民②,白民销姓,黍(sh()食,使四鸟:虎、豹、熊、罴(p0)。
【注释】①帝俊:似指少典,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二子。帝鸿:即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所以号称轩辕氏。有土德之瑞,所以又号称黄帝。取代神农氏为天子。
②生:在本书中,“生”字的用法,并不一定都指某人诞生某人,也多指某人所生存、遗存的后代子孙。这里就是指后代而言。以下这种用意尚多。
【译文】有个国家叫白民国。帝俊生了帝鸿,帝鸿的后代是白民,白民国的人姓销,以黄米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罴。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译文】有个国家叫青丘国。青丘国有一种狐狸,长着九条尾巴。
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①。
【注释】①维:句中语助词,无意。②嬴土:肥沃的土地。
【译文】有一群人被称作柔仆民,他们所在的国土很肥沃。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sh()食,使四鸟。
【译文】有个国家叫黑齿国。帝俊的后代是黑齿,姓姜,那里的人吃黄米饭,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译文】有个国家叫夏州国。在夏州国附近又有一个盖余国。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译文】有个神人,长着八颗头而都是人的脸面,老虎身子而十条尾巴,名叫天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m4o),日月所出。[有神]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三座高山分别叫做鞠陵于天山、东极山、离瞀山,都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有个神人名叫折丹,东方人单称他为折,从东方吹来的风称作俊,他就处在大地的东极主管风起风停。
东海之渚(zh()中①,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②。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③。【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这里指海岛。②禺京:就是上文所说的风神禺■。同一神人,
一说是风神,一说是海神,大概因神话传说不同,或为一身而兼二职。③惟:句中语助词,无意。
【译文】在东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黄色的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黄色的蛇,名叫禺■。黄帝生了禺■,禺■生了禺京。禺京住在北海,禺■住在东海,都是海神。
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sh()食,使四鸟。
【译文】有座招摇山,融水从这座山发源。有一个国家叫玄股国,那里的人吃黄米饭,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困)[因]民国,勾姓,(而)[黍]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①。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②。有易杀王亥③,取仆牛。河[伯]念有易④,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⑤,名曰摇民⑥。帝舜生戏⑦,戏生摇民。
【注释】①方食其头:这是针对原画面上的图像而说的。②仆:通“朴”。大。③有易杀王亥:据古史传说,王亥对有易族人奸淫暴虐,有易族人愤恨而杀了他。④河伯念有易:据古史传说,王亥的继承者率兵为王亥报仇,残杀了许多有易族人,河伯同情有易族人,就帮助残存的有易族人悄悄逃走。⑤方食之:这也是针对原画面上的图像而说的。⑥摇民:即因民国。⑦帝舜:传说中上古时的贤明帝王。
【译文】有个国家叫因民国,那里的人姓勾,以黄米为食物。有个人叫王亥,他用两手抓着一只鸟,正在吃鸟的头。王亥把一群肥牛寄养在有易族人、水神河伯那里。有易族人把王亥杀死,没收了那群肥牛。河伯哀念有易族人,便帮助有易族人偷偷地逃出来,在野兽出没的地方建立国家,他们正在吃野兽肉,这个国家叫摇民国。另一种说法认为帝舜生了戏,戏的后代就是摇民。
海内有两人①,名曰女丑②。女丑有大蟹③。
【注释】①两人:下面只说了一个,大概文字上有逸脱。②女丑:就是上文所说的女丑之尸,是一个女巫。③大蟹:就是上文所说的方圆有一千里大小的螃蟹。
【译文】海内有两个神人,其中的一个名叫女丑。女丑有一只听使唤的大螃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ni6)摇頵(y&n)羝(d9)。上有扶木①,柱三百里②,其叶如芥(ji6)③。有谷曰温源谷④。汤(y2ng)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⑤。
【注释】①扶木:就是上文所说的扶桑树,太阳由此升起。②柱:像柱子般直立着。③芥:芥菜,花茎带着叶子,而叶子有叶柄,不包围花茎。④温源谷:就是上文所说的汤谷,谷中水很热,太阳在此洗澡。⑤乌:就是上文所说的踆(c&n)乌、离朱鸟、三足乌,异名同物,除过所长三只爪子外,其它形状像乌鸦,栖息在太阳里。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孽摇頵羝。山上有棵扶桑树,高耸三百里,叶子的形状像芥菜叶。有一道山谷叫做温源谷。汤谷上面也长了棵扶桑树,一个太阳刚刚回到汤谷,另一个太阳刚刚从扶桑树上出去,都负载于三足乌的背上。
有神,人面、(犬)[大]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译文】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大大的耳朵、野兽的身子,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色的蛇,名叫奢比尸。
有五采之鸟①,相乡弃沙②。惟帝俊下友③。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注释】①五采之鸟:即五采鸟,属鸾鸟、凤凰之类。采,通“彩”。彩色。②乡:通“向”。弃沙:不详何意。有些学者认为“弃沙”二字是“媻娑”二字的讹误,而媻娑的意思是盤旋而舞的样子。#p#分页标题#e#
③惟:句首语助词,无意。
【译文】有一群长着五彩羽毛的鸟,相对而舞,天帝帝俊从天上下来和它们交友。帝俊在下界的两座祭坛,由这群五彩鸟掌管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出]。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猗天苏门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
有壎(xu1n)民之国。有綦(j9)山。又有摇山。有綦(z6ng)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译文】有个国家叫壎民国。有座綦山。又有座摇山。又有座■山。又有座门户山。又有座盛山。又有座待山。还有一群五彩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h6)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
【译文】在东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壑明俊疾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这里还有个中容国。
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zhu9)①、甘华。爰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zh1)。百谷所在②。
【注释】①骓:马的毛色青白间杂。②百谷:泛指各种农作物。百,表示多的意思,不是实指。
【译文】在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马、甘华树。这里还有遗玉、三青鸟、三骓马、视肉怪兽、甘华树、甘柤树。是各种庄稼生长的地方。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w3n),北方曰鹓,来(之)风曰■(y3n),
是处东(极)[北]隅以止日月①,使无相间出没②,司其短长。
【注释】①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②间:这里是错乱、杂乱的意思。
【译文】有个国家叫女和月母国。有一个神人名叫鹓,北方人称作鹓,从那里吹来的风称作■,他就处在大地的东北角以便控制太阳和月亮,使不要交相错乱地出没,掌握它们升起落下时间的长短。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①,杀蚩(ch9)尤与夸父②,不得复上,故下数(shu^)旱③。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注释】①应龙:传说中的一种生有翅膀的龙。②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③数:屡次,频繁。
【译文】在大荒的东北角上,有一座山名叫凶犁土丘山。应龙就住在这座山的最南端,因杀了神人蚩尤和神人夸父,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因没了兴云布雨的应龙而使下界常常闹旱灾。下界的人们一遇天旱就装扮成应龙的样子求雨,就得到大雨。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ku@)。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ju6)以雷兽之骨①,声闻五百里②,以威天下。
【注释】①橛:通“撅”。敲,击打。雷兽:就是上文所说的雷神。
②闻:传。
【译文】东海当中有座流波山,这座山在进入东海七千里的地方。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是青苍色的身子却没有犄角,仅有一只蹄子,出入海水时就一定有大风大雨相伴随,它发出的亮光如同太阳和月亮,它吼叫的声音如同雷响,名叫夔。黄帝得到它,便用它的皮蒙鼓,再拿雷兽的骨头敲打这鼓,响声传到五百里以外,用来威震天下。
山海经卷十五
大荒南经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ch))踢。
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译文】在南海以外,赤水的西岸,流沙的东面,生长着一种野兽,左边右边都有一个头,名称是■踢。还有三只青色的野兽交相合并着,名称是双双。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①。爰有文贝、离俞、(■)[鸱]久、鹰、贾、委维、熊、罴(p0)、象、虎、豹、狼、视肉②。
【注释】①叔均:又叫商均,传说是帝舜的儿子。帝舜南巡到苍梧而死去,就葬在这里,商均因此留下,死后也葬在那里。上文说与帝舜一起葬于苍梧之野的是帝丹朱,和这里的说法不同,属神话传说分歧。②文贝:即上文所说的紫贝,在紫颜色的贝壳上点缀有黑点。离俞:即上文所说的离朱鸟。贾:据古人说是乌鸦之类的禽鸟。委维:即上文所说的委蛇。
【译文】有座山叫阿山。南海的当中,有一座氾天山,赤水最终流到这座山。在赤水的东岸,有个地方叫苍梧野,帝舜与叔均葬在那里。这里有花斑贝、离朱鸟、鹞鹰、老鹰、乌鸦、两头蛇、熊、罴、大象、老虎、豹子、狼、视肉怪兽。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zh()①。
【注释】①麈:一种体型较大的鹿。它的尾巴能用来拂扫尘土。
【译文】有一座荣山,荣水就从这座山发源的。在黑水的南岸,有一条大黑蛇,正在吞食麈鹿。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①。帝药②,八斋③。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注释】①黄鸟:黄,通“皇”。黄鸟即皇鸟,而“皇鸟”亦作“凰鸟”,是属于凤凰一类的鸟,与上文所说的黄鸟不一样,属同名异物。②药:指神仙药,即长生不死药。③斋:屋舍。
【译文】有一座山叫巫山,在巫山的西面有只黄鸟。天帝的神仙药,就藏在巫山的八个斋舍中。黄鸟在巫山上,监视着那条大黑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①,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sh()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zh()黑水②,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z^ng)渊,舜之所浴也。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虞舜,即帝舜。②属:连接。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不庭山,荣水最终流到这座山。这里有一种人长着三个身子。帝俊的妻子叫娥皇,这三身国的人就是他们的后代子孙。三身国的人姓姚,吃黄米饭,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这里有一个四方形的渊潭,四个角都能旁通,北边与黑水相连,南边和大荒相通。北侧的渊称作少和渊,南侧的渊称作从渊,是帝舜所洗澡的地方。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zhu1n)顼(x&)之子,食黍。
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
【译文】又有一座成山,甘水最终流到这座山。有个国家叫季禺国,他们是帝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饭。还有个国家叫羽民国,这里的人都长着羽毛。又有个国家叫卵民国,这里的人都产卵而又从卵中孵化生出。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q@)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①。有恝恝(q@ q@)之山。又有蒲山,澧(l!)水出焉。又有隗(w7i)山,其西有丹②,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注释】①登备之山:即上文所说的登葆山,巫师们凭借此山来往于天地之间,以反映民情,传达神意。②丹:可能指丹雘,这里有省文。
【译文】在大荒之中,有座不姜山,黑水最终流到这座山。又有座贾山,汔水从这座山发源。又有座言山。又有座登备山。还有座恝恝山。又有座蒲山,澧水从这座山发源。又有座隗山,它的西面蕴藏有丹雘,它的东面蕴藏有玉石。又往南有座高山,漂水就是从这座山中发源的。又有座尾山。还有座翠山。
有盈民之国,於姓,黍(sh()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译文】有个国家叫盈民国,这里的人姓於,吃黄米饭。又有人正在吃树叶。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①。
【注释】①甘木:即不死树,人食用它就能长生不老。
【译文】有个国家叫不死国,这里的人姓阿,吃的是不死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c6)。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①。
【注释】①从“南极果”以下三句的意义不详,可能是巫师留传下来的几句咒语。【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去室山。南极果,北不成,去室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译文】在南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是人的面孔,耳朵上穿挂着两条
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这个神叫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来]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译文】有个神人名叫因乎,南方人单称他为因,从南方吹来的风称作民,他处在大地的南极主管风起风停。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①,故曰季厘之国。有缗(m0n)渊。少昊生倍伐,倍伐降处缗渊②。有水四方,名曰俊坛③。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帝喾(k)),传说是黄帝之子玄嚣的后代,殷商王室以他为高祖,号称高辛氏。②降:贬抑。③俊坛:据古人解说,水池的形状像一座土坛,所以叫俊坛。俊坛就是帝俊的水池。
【译文】有座襄山。又有座重阴山。有人在吞食野兽肉,名叫季厘。帝俊生了季厘,所以称作季厘国。有一个缗渊。少昊生了倍伐,倍伐被贬住在缗渊。有一个水池是四方形的,名叫俊坛。
有臷(zh@)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朌(f6n)姓,食谷,不绩不经①,服也;不稼不穑(s6)②,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yu2n)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注释】①绩:捻搓麻线。这里泛指纺线。经:经线,即丝、棉、麻、毛等织物的纵线,与纬线即各种织物的横线相交叉,就可织成丝帛、麻布等布匹。这里泛指织布。②稼:播种庄稼。穑:收获庄稼。
【译文】有个国家叫臷民国。帝舜生了无淫,无淫被贬在臷这个地方居住,他的子孙后代就是所谓的巫臷民。巫臷民姓朌,吃五谷粮食,不从事纺织,自然有衣服穿;不从事耕种,自然有粮食吃。这里有能歌善舞的鸟,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这里又有各种各样的野兽,群居相处。还是各种农作物汇聚的地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融天山,海水从南面流进这座山。
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译文】有一个神人叫凿齿,羿射死了他。
有蜮(y))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sh(),射蜮是食①。有人方扞(y&)弓射黄蛇②,名曰蜮人③。
【注释】①蜮:据古人说是一种叫短狐的动物,像鳖的样子,能含沙射人,被射中的就要病
死。②扞:拉,张。③域人:就是域民。
【译文】有座山叫做蜮山,在这里有个蜮民国,这里的人姓桑,吃黄米饭,也把射死的蜮吃掉。有人正在拉弓射黄蛇,名叫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①。枫木,蚩尤所弃其桎(zh@)梏(g))②,是为枫木。
【注释】①枫木:古人说是枫香树,叶子像白杨树叶,圆叶而分杈,有油脂而芳香。②桎梏:脚镣手铐。神话传说蚩尤被黄帝捉住后给他的手脚系上刑具,后又杀了蚩尤而刑具丢弃,刑具就化成了枫香树。这与上文所说应龙杀蚩尤有所不同,属神话传说分歧。
【译文】有座山叫做宋山,山中有一种红颜色的蛇,名叫育蛇。山上还有一种树,名叫枫木。枫木,原来是蚩尤死后所丢弃的手铐脚镣,这些刑具就化成了枫木。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zh1)状之尸。
【译文】有个神人正咬着老虎的尾巴,名叫祖状尸。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幾(j9)姓,嘉谷是食。
【译文】有一个由三尺高的小人组成的国家,名叫焦侥国,那里的人姓幾,吃的是优良谷米。
大荒之中,有山名■(xi()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①,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②。
【注释】①攻:从事某项事情。这里指砍伐林木。②取药:传说栾树的花与果实都可以制做长生不死的仙药。取药就是指采摘可制药的花果。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涂山,青水最终流到这座山。还有座云雨山,山上有一棵树叫做栾。大禹在云雨山砍伐树木,发现红色岩石上忽然生出这棵栾树,黄色的茎干,红色的枝条,青色的叶子,诸帝就到这里来采药。
有国曰[柏服],颛顼生伯服,食黍(sh()。有鼬(y^u)姓之国。有苕(sh2o)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h))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①,昆吾之师所浴也②。
【注释】①生:草木生长。引申为事物的产生、形成。这里即指形成的意思。②昆吾:传说是上古时的一个诸侯,名叫樊,号昆吾。
【译文】有个国家叫伯服国,颛顼的后代组成伯服国,这里的人吃黄米饭。有个鼬姓国。有座苕山。又有座宗山。又有座姓山。又有座壑山。又有座陈州山。又有座东州山。还有座白水山,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流下来汇聚成为白渊,是昆吾的师傅洗澡的地方。
有人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译文】有个人叫做张宏,正在海上捕鱼。海里的岛上有个张宏国,这里的人以鱼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人焉,鸟喙(hu@),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hu1n)头①。鲧(g(n)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②。维宜■(q!)、苣(j))、穋(qi&)、杨是食③。有驩头之国。
【注释】①驩头:又叫讙头、驩兜、讙朱、丹朱,不仅名称多异,而且事迹也有多种说法,乃属神话或古史传说分歧。这里就是异说之一。②杖:凭倚。③维:通“惟”。与,和。宜:烹调作为菜肴。■、苣:两种蔬菜类植物。穋:一种谷类植物。
【译文】有一种人,长着鸟的嘴,生有翅膀,正在海上捕鱼。在大荒当中,有个人名叫驩头。鲧的妻子是士敬,士敬生个儿子叫炎融,炎融生了驩头。驩头长着人的面孔而鸟一样的嘴,生有翅膀,吃海中的鱼,凭借着翅膀行走。也把■、苣、穋、杨树叶做成食物吃。于是有了驩头国。
帝尧、帝喾(k))、帝舜葬于岳山①。爰有文贝、离俞、(■)[鸱]久、鹰、[贾]、延维、视肉、熊、罴(p0)、虎、豹②;朱木,赤枝、青华、玄实。有申山者。
【注释】①岳山:即上文所说狄山。②延维:即上文所说的委蛇、委维。
【译文】帝尧、帝喾、帝舜都葬埋在岳山。这里有花斑贝、三足乌、鹞鹰、老鹰、乌鸦、两头蛇、视肉怪兽、熊、罴、老虎、豹子;还有朱木树,是红色的枝干、青色的花朵、黑色的果实。有座申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南]入焉。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X9)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译文】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zh1),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
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zhu9)。有视肉。
【译文】有座山叫盖犹山,山上生长有甘柤树,枝条和茎干都是红的,叶子是黄的,花朵是白的,果实是黑的。在这座山的东端还生长有甘华树,
枝条和茎干都是红色的,叶子是黄的。有青色马。还有红色马,名叫三骓。又有视肉怪兽。
有小人,名曰菌(j)n)人。
【译文】有一种十分矮小的人,名叫菌人。
有南类之山。爰有遗玉、青马、三骓(zhu9)、视肉、甘华。百谷所在。【译文】有座南类山。这里有遗玉、青色马、三骓马、视肉怪兽、甘华树。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生长在这里。
山海经卷十六
大荒西经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译文】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座山断裂而合不拢,名叫不周山,有两头黄色的野兽守护着它。有一条水流名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湿山,寒暑水的东面有座幕山。还有一座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zhu1n)顼(x&)之子。
【译文】有个国家名叫淑士国,这里的人是帝颛顼的子孙后代。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w3)之肠①,化为神,处栗(l@)广之野;横道而处。
【注释】①女蜗:神话传说女娲是一位以神女的身份做帝王的女神人,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一天内有七十次变化,她的肠子就化成这十位神人。
【译文】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肠,就是女娲的肠子变化而成神的,在称作栗广的原野上;他们拦断道路而居住。
有人名曰石夷,[西方曰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译文】有位神人名叫石夷,西方人单称他为夷,从北方吹来的风称作韦,他处在大地的西北角掌管太阳和月亮升起落下时间的长短。
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译文】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头上有冠,名叫狂鸟。
有大泽之长山。有白氏之国。
【译文】有一座大泽长山。有一个白氏国。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东,有长胫之国。
【译文】在西北海以外,赤水的东岸,有个长胫国。
有西周之国,姬(j9)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①,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t2i)玺(t1i),生叔均②。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帝喾(k)),名叫俊。传说他的第二个妃子生了后稷。后稷:古史传说他是周朝王室的祖先,姓姬氏,号后稷,善于种庄稼,死后被奉祀为农神。②叔均:上文曾说
叔均是后稷的孙子,又说是帝舜的儿子,这里却说是后稷之弟台玺的儿子,诸说不同,乃属神话传说分歧。
【译文】有个西周国,这里的人姓姬,吃谷米。有个人正在耕田,名叫叔均。帝俊生了后稷,后稷把各种谷物的种子从天上带到下界。后稷的弟弟叫台玺,台玺生了叔均。叔均于是代替父亲和后稷播种各种谷物,开始创造耕田的方法。有个赤国妻氏。有座双山。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j))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译文】在西海以外,大荒的当中,有座山叫方山,山上有棵青色大树,名叫柜格松,是太阳和月亮出入的地方。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天]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译文】在西北海以外,赤水的西岸,有个天民国,这里的人吃谷米,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译文】有个北狄国。黄帝的孙子叫始均,始均的后代子孙,就是北狄国人。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zhu1n)顼(x&)生老童①,老童生祝融②,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注释】①老童:即上文所说的神人耆童。传说帝颛顼娶于滕■氏,叫女禄,生下老童。②祝融:传说是高辛氏火正,名叫吴回,号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
【译文】有座芒山。有座桂山。有座榣山,山上有一个人,号称太子长琴。颛琐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于是太子长琴住在榣山上,开始创作乐而风行世间。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译文】有三种长着彩色羽毛的鸟:一种叫凰鸟,一种叫鸾鸟,一种叫凤鸟。
有虫状如菟(t))①,胸以后者裸(lu%)不见,青如猿状②。
【注释】①虫:古人把人及鸟兽等动物通称为虫,如鸟类称为羽虫,兽类称为毛虫,龟类称为甲虫,鱼类称鳞虫,人类称为裸虫。这里指野兽。菟:通“兔”。②状:这里不是指具体形状,而是指颜色的深浅达到某程度的样子。
【译文】有一种野兽的形状与普通的兔子相似,胸脯以后部分全露着而又分不出来,这是因为它的皮毛青得像猿猴而把裸露的部分遮住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j()玉门,日月所入。
【译文】在大荒的当中,有座山名叫丰沮玉门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f6n)、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译文】有座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等十个巫师,从这座山升到天上和下到世间,各种各样的药物就生长在这里。
(西)有[西]王母之山、壑(h6)山、海山。有沃[民]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zh1)、白柳、视肉、三骓(zhu9)、璇(xu2n)瑰(gu9)、瑶碧、白木、琅(l2ng)玕、白丹、青丹①,多银、铁。鸾(凤)[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注释】①三骓:皮毛杂色的马。璇:美玉。瑰:似玉的美石。白木:一种纯白色的树木。琅玕:传说中的一种结满珠子的树。白丹:一种可作白色染料的自然矿物。青丹:一种可作青色染料的自然矿物。
【译文】有西王母山、壑山、海山。有个沃民国,沃民便居住在这里。
生活在沃野的人,吃的是凤鸟产的蛋,喝的是天降的甘露。凡是他们心里想要的美味,都能在凤鸟蛋和甘露中尝到。这里还有甘华树、甘柤树、白柳树,视肉怪兽、三骓马、璇玉瑰石、瑶玉碧玉、白木树、琅玕树、白丹、青丹,多出产银、铁。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还有各种野兽,群居相处,所以称作沃野。
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l@),一名少■,一名曰青鸟。
【译文】有三只青色大鸟、红红的脑袋黑黑的眼睛,一只叫做大■,一只叫做少■,一只叫做青鸟。
有轩辕之台①,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注释】①轩辕之台:即上文所说的轩辕之丘,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所居之地,故号轩辕氏。
【译文】有座轩辕台,射箭的人都不敢向西射,因为敬畏轩辕台上黄帝的威灵。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①,名曰三淖(n4o),昆吾之所食也②。
【注释】①泽:聚水的洼地。这里作动词用,汇聚的意思。②昆吾:相传是上古时的一个部落。食:食邑,即古时做为专门供应某人或某部分人生活物资的一块地方。【译文】大荒当中,有座龙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有三个汇聚成的大水地,名叫三淖,是昆吾族人取得食物的地方。
有人衣青,以袂(m6i)蔽面①,名曰女丑之尸②。
【注释】①袂:衣服的袖子。②女丑之尸:上文说女丑尸用右手遮住脸面,这里说是用衣袖遮住脸面,大概因原图上的画像就不一样。
【译文】有个人穿着青色衣服,用袖子遮住脸面,名叫女丑尸。
有女子之国。
【译文】有个女子国。
有桃山。有■(m2ng)山①。有桂山。有于土山。
【注释】①■山:即上文所说的芒山。
【译文】有座桃山。还有座■山。又有座桂山。又有座于土山。
有丈夫之国。
【译文】有个丈夫国。
有弇(y1n)州之山,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儛之风。
【译文】有座弇州山,山上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正仰头向天而嘘,名叫鸣鸟。因而这里有各种各样乐曲歌舞的风行。
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译文】有个轩辕国。这里的人把居住在江河山岭的南边当作吉利,就是寿命不长的人也活到了八百岁。
西海陼(zh()中①,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
(y1n)兹。
【注释】①陼:同“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在西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
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名叫弇兹。
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sh&)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zh()于头(山)[上]①,名曰嘘。颛(zhu1n)顼(x&)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②,帝令重献上天③,令黎(邛)[印]下地
④。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注释】①属:接连。②重:神话传说中掌管天上事物的官员南正。黎:神话传说中管理地下人类的官员火正。③献:用手捧着东西给人。这里是举起的意思。④印:痕迹着于其它物件上。如在信件上加盖印章就要把印章朝下按压。所以,印可通“抑”,即抑压,按下之意。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日月山,是天的枢纽。这座山的主峰叫吴姖天门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有一个神人,形状像人而没有臂膀,两只脚反转着连在头上,名叫嘘。帝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重和黎,帝颛顼命令重托着天用力往上举,又命令黎撑着地使劲朝下按。于是黎来到地下并生了噎,他就处在大地的最西端,主管着太阳、月亮和星辰运行的先后次序。
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译文】有个神人反长着臂膀,名叫天虞。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x9),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译文】有个女子正在替月亮洗澡。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这才开始给月亮洗澡。
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雘(w6n)、黄■(2o),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译文】有座玄丹山。在玄丹山上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一副人的面孔而且有头发。这里还有青雘、黄■,这种青色的鸟、黄色的鸟,它们在哪个国家聚集栖息那个国家就会灭亡。
有池,名孟翼之攻颛(zhu1n)顼(x&)之池。
【译文】有个水池,名叫孟翼攻颛顼池。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2o)鏊(2o)鉅,日月所入者。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鏖鏊鉅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
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p0ng)蓬。
【译文】有一种野兽,左边和右边各长着一个头,名叫屏蓬。
有巫山者。有壑(h6)山者。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之尸。有比翼之鸟。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hu9)。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译文】有座叫做巫山的山。又有座叫做壑山的山。还有座金门山,山上有个人名叫黄姖尸。有比翼鸟。有一种白鸟,长着青色的翅膀,黄色的尾巴,黑色的嘴壳。有一种红颜色的狗,名叫天犬,它所降临的地方都会发生
战争。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①,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②,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zh6)然③。有人戴胜④,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注释】①白:指尾巴上点缀着白色斑点。②弱水:相传这种水轻得不能漂浮起鸿雁的羽毛。
③辄:即,就。然:“燃”的本字。燃烧。④胜:古时妇女的首饰。
【译文】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边沿,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屹立着一座大山,就是昆仑山。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老虎的身子,尾巴有花纹,而尾巴上尽是白色斑点,住在这座昆仑山上。昆仑山下有条弱水汇聚的深渊环绕着它,深渊的外边有座炎火山,一投进东西就燃烧起来。有人头上戴着玉制首饰,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在洞穴中居住,名叫西王母。这座山拥有世上的各种东西。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常阳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
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薎(mi6)。
【译文】有个寒荒国。这里有两个神人分别叫女祭、女薎。
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qi2n)。女虔生季格,季格生
寿麻。寿麻正立无景(y!ng)①,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注释】①景:“影”的本字。
【译文】有个国家叫寿麻国。南岳娶了州山的女子为妻,她的名字叫女
虔。女虔生了季格,季格生了寿麻。寿麻端端正正站在太阳下不见任何影子,高声疾呼而四面八方没有一点回响。这里异常炎热,人不可以前往。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ji6)于章山①,克之,斩耕厥(ju6)前②。耕既立,无首,■厥咎(ji))③,乃降于巫山。
【注释】①成汤:即商汤王,商朝的开国国王。夏桀:即夏桀王,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②厥:代词,这里指代成汤。③■:“走”的本字。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厥:这里指代夏耕尸。咎:罪责。
【译文】有个人没了脑袋,手拿一把戈和一面盾牌立着,名叫夏耕尸。
从前成汤在章山讨伐夏桀,打败了夏桀,斩杀夏耕尸于他的面前。夏耕尸站立起来后,发觉没了脑袋,为逃避他的罪咎,于是窜到巫山去了。
有人名曰吴回①,奇(j9)左②,是无右臂。
【注释】①吴回:即上文所说的火神祝融。也有说是祝融的弟弟,亦为火正之官。属于神话传说分歧。②奇:单数。这里指与配偶事物相对而言的单个事物。
【译文】有个人名叫吴回,只剩下左臂膀,而没了右臂膀。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支干①,青叶,名曰朱木。
【注释】①支:通“枝”。
【译文】有个盖山国。这里有一种树木,树皮树枝树干都是红色的,叶
子是青色的,名叫朱木。
有一臂民。
【译文】有一种只长一条臂膀的一臂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zhu1n)顼(x&)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译文】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大荒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这里有一种人的头上的前边和左边、右边各长着一张面孔,是颛顼的子孙后代,三张面孔一只胳膊,这种三张面孔的人永远不死。这里就是所谓的大荒野。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①。开上三嫔(b9n)于天②,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③,开焉得始歌《九招(sh1o)》。
【注释】①夏后开:即上文所说的夏后启。因为汉朝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就改“启”为“开”。②嫔:嫔、宾在古字中通用。这里作为动词,意思是做客。③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
【译文】在西南海以外,赤水的南岸,流沙的西面,有个人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乘驾着两条龙,名叫夏后启。夏后启曾三次到天帝那里做客,得到天帝的乐曲《九辩》和《九歌》而下到人间。这里就是所谓的天穆野,高达二千仞,夏后启在此开始演奏《九招》乐曲。
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q@)①,灵恝生(互)[氐]人,是能上下于天。
【注释】①炎帝:即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为以火德为王,所以号称炎帝,又因创造农具教人们种庄稼,所以叫做神农氏。
【译文】有个氐人国。炎帝的孙子名叫灵恝,灵恝生了氐人,这里的人能乘云驾雾上下于天。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zhu1n)顼(x&)死即复苏。风道北来①,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②。颛顼死即复苏。
【注释】①道:从,由。②为:谓,以为。
【译文】有一种鱼的身子半边干枯,名叫鱼妇,是帝颛顼死了又立即苏醒而变化的。风从北方吹来,天于是涌出大水如泉,蛇于是变化成为鱼,这便是所谓的鱼妇。而死去的颛顼就是趁蛇鱼变化未定之机托体鱼躯并重新复苏的。
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zhu^)鸟。
【译文】有一种青鸟,身子是黄色的,爪子是红色的,长有六个头,名叫■鸟。
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译文】有座大巫山。又有座金山。在西南方,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偏
句山、常羊山。
按:夏后开即启,避汉景帝讳云①。
【注释】①这两句按语不是《山海经》原文,也不知是谁题写的,但为底本所有,今仍存其
旧。
【译文】按语:夏后开就是夏后启,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的。
山海经卷十七
大荒北经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①,帝颛(zhu1n)顼(x&)与九嫔葬焉。爰有(■)[鸱(ch9)]久、文贝、离俞、鸾鸟、(皇)[凤]鸟、大物、小物②。有青鸟、琅(l2ng)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p0)、黄蛇、视肉、璿(xu2n)瑰(gu9)、瑶碧③,皆出(卫)于山。[卫]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④。有三桑无枝,[皆高百仞]。丘西有沈渊⑤,颛顼所浴。
【注释】①附禺之山:上文所说的务禺山、鲋鱼山与此同为一山。附、务、鲋,皆古字通用。
②大物、小物:指殉葬的大小用具物品。
③琅鸟:白鸟。琅:洁白。玄鸟:燕子的别称。因它的羽毛黑色,所以称为玄鸟。玄:黑色。璿:美玉。④封:大。⑤沈:深。
【译文】在东北海以外,大荒的当中,黄河水流经的地方,有座附禺山,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妃嫔葬在这座山。这里有鹞鹰、花斑贝、离朱鸟、鸾鸟、凤鸟、大物、小物。还有青鸟、琅鸟、燕子、黄鸟、老虎、豹子、熊、罴、黄蛇、视肉怪兽、璿玉瑰石、瑶玉碧玉,都出产于这座山。卫丘方圆三百里,卫丘的南面有帝俊的竹林,竹子大得可以做成船。竹林的南面有红色的湖水,名叫封渊。有三棵不生长枝条的桑树,都高达一百仞。卫丘的西面有个沈渊,是帝颛顼洗澡的地方。
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sh()食。
【译文】有个胡不与国,这里的人姓烈,吃黄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有蜚(f5i)蛭(zh@)①,四翼。有虫②,兽首蛇身,名曰琴虫。
【注释】①蜚:通“飞”。蛭:环节动物,有好几种,如水蛭、鱼蛭、山蛭等。②虫:这里指蛇。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不咸山。有个肃慎氏国。有一种能飞的蛭,长着四只翅膀。有一种蛇,是野兽的脑袋蛇的身子,名叫琴虫。
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x9)姓,黍(sh()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zh()。
【译文】有一种人名叫大人。有个大人国,这里的人姓厘,吃黄米。有一种大青蛇,黄色的脑袋,能吞食大鹿。
有榆山。有鲧(g(n)攻程州之山。
【译文】有座榆山。又有座鲧攻程州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槃(p2n)木千里。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衡天。又有座先民山。有一棵盘旋弯曲一千里的大树。
有叔歜(ch))国,颛(zhu1n)顼(x&)之子,黍(sh()食,使四鸟:虎、豹、熊、罴(p0)。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x@x@)。
【译文】有个叔歜国,这里的人都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和罴。有一种形状与熊相似的黑虫,名叫猎猎。
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p0)。
【译文】有个北齐国,这里的人姓姜,能驯化驱使老虎、豹子、熊和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先槛大逢山,是黄河水和济水流入的地方,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它的西边也有座山,名叫禹所积石山。
有阳山者。有顺山者,顺水出焉。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译文】有座阳山。又有座顺山,顺水从这座山发源。有个始州国,国中有座丹山。
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
【译文】有一大泽方圆千里,是各种禽鸟脱去旧羽毛再生新羽毛的地方。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sh(),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ji2),修鞈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译文】有个毛民国,这里的人姓依,吃黄米,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大禹生了均国,均国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鞈,修鞈杀了绰人。大禹哀念绰人被杀,暗地里帮绰人的子孙后代建成国家,就是这个毛民国。
有儋(d1n)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译文】有个儋耳国,这里的人姓任,是神人禺号的子孙后代,吃谷米。在北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上穿挂着两条
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名叫禺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北极天柜山,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
有一个神人,长着九个脑袋和人的面孔鸟的身子,名叫九凤。又有一个神人,嘴里衔着蛇手中握着蛇,他的形貌是老虎的脑袋人的身子,有四只蹄子和长长的臂肘,这名叫强良。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y!ng)①,逮之于禺谷②。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③,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注释】①景:“影”的本字。②逮:到,及。③又杀夸父:先说夸父因追太阳而死,后又说夸父被应龙杀死,这是神话传说中的分歧。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有一个人的耳上穿挂着两条黄色蛇,手上握着两条黄色蛇,名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而夸父不衡量自己的体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光影,直追到禺谷。夸父想喝了黄河水解渴,却不够喝,准备跑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未到,便渴死在这里了。应龙在杀了蚩尤以后,又杀了夸父,因他的神力耗尽上不了天就去南方居住,所以南方的雨水很多。
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无继子①,食鱼。
【注释】①无继:即上文所说的无启国。无启就是无嗣、没有子孙后代。但这里却说无肠国人是无启国人的子孙,显然是有继,而非无继。这正合乎神话传说的神奇诡怪的性质。
【译文】又有个无肠国,这里的人姓任。他们是无继国人的子孙后代,吃鱼类。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y2o)①,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山]。
其所■(w&)所尼②,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y1n)洪水③,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r6n)三沮(j()④,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注释】①相繇:即上文所说的相柳。②■:呕吐。尼:止。③湮:阻塞。④三:表示多数,不是实指。仞:通“■”。充满。沮:败坏。这里指塌陷、陷落。
【译文】共工有一位臣子名叫相繇,长了九个头而是蛇的身子,盘旋自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而索取食物。他所喷吐停留过的地方,立即变成大沼泽,而气味不是辛辣就是很苦,百兽中没有能居住这里的。大禹堵塞洪水,杀死了相繇,而相繇的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长;那地方又水
涝成灾,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填塞它,屡次填塞而屡次塌陷,于是把它挖成大池子,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诸帝台位于昆仑山的北面。
有岳之山,寻竹生焉。
【译文】有座岳山,一种高大的竹子生长在这座山上。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北]入焉。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不句山,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4ng)①。有人衣青衣
②,名曰黄帝女(魃),[妭(b2)]③。蚩尤作兵伐黄帝④,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⑤,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妭],雨止,遂杀蚩尤。(魃)[妭]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⑥。(魃)[妭]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⑦!”先除水道,决通沟渎(d*)⑧。
【注释】①乡:通“向”。方向。②衣:穿。这里是动词。③女妭:相传是不长一根头发的光秃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④兵:这里指兵器、武器。⑤风伯:神话传说中的风神。雨师:神话传说中掌管雨水的神。⑥田祖:主管田地之神。⑦北行:指回到赤水之北。⑧渎:小沟渠。
【译文】有座山叫系昆山,上面有共工台,射箭的人因敬畏共工的威灵而不敢朝北方拉弓射箭。有一个人穿着青色衣服,名叫黄帝女妭。蚩尤制造了多种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便派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应龙积蓄了很多水,而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纵起一场大风雨。黄帝就降下名叫妭的天女助战,雨被止住,于是杀死蚩尤。女妭因神力耗尽而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居住的地方没有一点雨水。叔均将此事禀报给黄帝,后来黄帝就把女妭安置在赤水的北面。叔均便做了田神。女妭常常逃亡而出现旱情,要想驱逐她,便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事先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沟渠。
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朌(f5n)姓,食鱼。
【译文】有一群人正在吃鱼,名叫深目民国,这里的人姓朌,吃鱼类。
有钟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魃(b2)]①。
【注释】①赤水女子魃:即上文所说的被黄帝安置在赤水之北的女妭。妭,同“魃”。魃:旱神。#p#分页标题#e#
【译文】有座钟山。有一个穿青色衣服的女子,名叫赤水女子魃。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p@n)牡(m(),是为
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①。
【注释】①戎宣王尸:传说是犬戎族人奉祀的神。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融父山,顺水流入这座山。有一种人名
叫犬戎。黄帝生了苗龙,苗龙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这白犬有一公一母而自相配偶,便生成犬戎族人,吃肉类食物。有一种红颜色的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没有脑袋,名叫戎宣王尸。
有山名曰齐州之山、君山、■(qi4n)山、鲜野山、鱼山。
【译文】有几座山分别叫做齐州山、君山、■山、鲜野山、鱼山。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sh()。
【译文】有一种人长着一只眼睛,这只眼睛正长在脸面的中间。一种说法认为他们姓威,是少昊的子孙后代,吃黄米。
有[无]继(无)民,[无]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
【译文】有一种人称作无继民,无继民姓任,是无骨民的子孙后代,吃的是空气和鱼类。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bi3n),颛(zhu1n)顼(x&)之子,食黍(sh()。
【译文】在西北方的海外,流沙的东面,有个国家叫中■国,这里的人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
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有(神)[人],人面兽身,名曰犬戎。
【译文】有个国家名叫赖丘。还有个犬戎国。有一种人,长着人的面孔兽的身子,名叫犬戎。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hu1n)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x9)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译文】在西北方的海外,黑水的北岸,有一种人长着翅膀,名叫苗民。颛顼生了驩头,驩头生了苗民,苗民人姓厘,吃的是肉类食物。还有一座山名叫章山。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译文】大荒当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野山,山上有一种红颜色的树木,青色的叶子红色的花朵,名叫若木。
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译文】有个牛黎国。这里的人身上没有骨头,是儋耳国人的子孙后代。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直目正乘①,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y6)②。是烛九阴③,是谓烛龙。
【注释】①乘:据学者研究,“乘”可能是“朕”字的假借音。朕:缝隙。②谒:据学者研究,“谒”是“噎”的假借音。噎:吃饭太快而食物堵塞咽喉。这里是吞食、吞咽的意思。③九阴:阴暗之地。
【译文】在西北方的海外,赤水的北岸,有座章尾山。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而全身是红色,身子长达一千里,竖立生长的眼睛正中合成一条缝,他闭上眼睛就是黑夜、睁开眼睛就是白昼,不吃饭不睡觉不呼吸,只以风雨为食物。他能照耀阴暗的地方,所以称作烛龙。
山海经卷十八
海内经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①。天毒②,其人水居,偎人爱(之)[人]。
【注释】①朝鲜:就是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和韩国。②天毒:据古人解说,即天竺国,有文字,有商业,佛教起源于此国中。而天竺国就是现在的印度。但印度在南,朝鲜在北,一南一北,相距很远,记在一处,不合情理,则文字上似有讹误或脱遗。
【译文】在东海以内,北海的一个角落,有个国家名叫朝鲜。还有一个国家叫天毒,天毒国的人傍水而居,怜悯人慈爱人。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h6)市。
【译文】在西海以内,流沙的中央,有个国家名叫壑市国。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氾(f4n)叶。
【译文】在西海以内,流沙的西边,有个国家名叫氾叶国。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璿(xu2n)瑰(gu9)、
丹货、银铁①,皆流于此中②。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注释】①丹货:不详何物。②流:淌出。这里是出产、产生的意思。
【译文】流沙西面,有座山叫鸟山,三条河流共同发源于这座山。这里
所有的黄金、璿玉瑰石、丹货、银铁,全都产于这些水中。又有座大山叫淮山,好水就是从这座山发源的。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zh1o)云之国、司彘(zh@)之国。黄帝妻雷祖①,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zhu$)首、谨耳、人面、豕(sh!)喙(hu@)、麟身、渠股、豚(t*n)止②,取淖(n4o)子曰阿女③,生帝颛(zhu1n)顼(x&)。
【注释】①雷祖:即嫘祖,相传是教人们养蚕的始祖。②擢:引拔,耸起。这里指物体因吊拉变成长竖形的样子。谨:慎重小心,谨慎细心。这里是细小的意思。渠股:即今天所说的罗圈腿。
③取:通“娶”。
【译文】在流沙的东面,黑水的西岸,有朝云国、司彘国。黄帝的妻子雷祖生下昌意。昌意自天上降到若水居住,生下韩流。韩流长着长长的脑袋、小小的耳、人的面孔、猪的长嘴、麒麟的身子、罗圈着双腿、小猪的蹄子,娶淖子族人中叫阿女的为妻,生下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
【译文】在流沙的东面,黑水流经的地方,有座山名叫不死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zh4o)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译文】在华山青水的东面,有座山名叫肇山。有个仙人名叫柏子高,柏子高由这里上去下来的,直至到达天上。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g1o)菽(sh&)、膏稻、膏黍(sh()、膏稷①,百谷自生,冬夏播琴②。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③,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注释】①膏:这里是味道美好而光滑如膏的意思。菽:豆类植物的总称。稷:谷子。②播琴:即播种。这是古时楚地人的方言。③灵寿:即上文所说的椐树,所生枝节像竹节,粗细长短都正好合于拐杖,不必人工制做,所以古代老人常利用这种天然拐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灵寿是一种生长在昆仑山及其附近地方的特殊树木,人吃了它结的果实就会长生不死,所以叫灵寿树。
【译文】在西南方黑水流经的地方,有一处叫都广野,后稷就埋葬在这里。这里出产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各种谷物自然成长,冬夏都能播种。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灵寿树开花结果,丛草树林茂盛。这里还有各种禽鸟野兽,群居相处。在这个地方生长的草,无论寒冬炎夏都不会枯死。
南海之(外)[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译文】在南海以内,黑水青水流经的地方,有一种树木名叫若木,而若水就从若木生长的地底下发源。
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蝡(ru3n)蛇,木食。
【译文】有个禺中国。又有个列襄国。有一座灵山,山中的树上有一种红颜色的蛇,叫做耎蛇,以树木为食物。
有盐长之国。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民]。
【译文】有个盐长国。这里的人长着鸟一样的脑袋,称作鸟民。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①,[上]有九■(zh()②,下有九枸(j()③,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t4i)皞(h4o)爰过④,黄帝所为。
【注释】①仞:古时以八尺为一仞。②■:树枝弯曲。③枸:树根盘错。④大皞:又叫太昊、太皓,即伏羲氏,古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姓风。他开始画八卦,教人们捕鱼放牧,用来充作食物。
又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译文】有九座山丘,都被水环绕着,名称分别是陶唐丘、叔得丘、孟盈丘、昆吾丘、黑白丘、赤望丘、参卫丘、武夫丘、神民丘。有一种树木,青色的叶子紫色的茎干,黑色的花朵黄色的果实,叫做建木,高达一百仞的树干上不生长枝条,而树顶上有九根弯蜒曲折的桠枝,树底下有九条盘旋交错的根节,它的果实像麻子,叶子像芒树叶。大皞凭借建木登上天,黄帝栽培了建木。
有窫(zh2)窳(y*),龙首,是食人。有(青)兽,人面,名曰猩猩。
【译文】有一种窫窳兽,长着龙一样的脑袋,能吃人。还有一种野兽,长着人一样的面孔,名叫猩猩。
西南有巴国。皞(h4o)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译文】西南方有个巴国。大皞(h4o)生了咸鸟,咸鸟生了乘厘,乘厘生了后照,而后照就是巴国人的始祖。
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麈](zh()。
有巴遂山,渑(sh6ng)水出焉。
【译文】有个国家名叫流黄辛氏国,它的疆域方圆三百里,这里出产一种大鹿。还有一座巴遂山,渑水从这座山发源。
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译文】又有个朱卷国。这里有一种黑颜色的大蛇,长着青色脑袋,能吞食大象。
南方有赣(g4n)巨人,人面长(臂)[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则]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
【译文】南方有一种赣巨人,长着人的面孔而嘴唇长长的,黑黑的身上长满了毛,脚尖朝后而脚跟朝前反长着,看见人就发笑,一发笑而嘴唇便会遮住他的脸面,人就趁此立即逃走。
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啖(d4n)之。
【译文】还有一种黑人,长着老虎一样的脑袋禽鸟一样的爪子,两只手握着蛇,正在吞食它。
有嬴(y0ng)民,鸟足。有封豕(sh!)。
【译文】有一种人称作嬴民,长着禽鸟一样的爪子。还有大野猪。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①,冠旃(zh1n)冠②,名曰延维③,人主得而飨(xi3ng)食之④,伯(b4)天下
⑤。
【注释】①衣紫衣:前一个“衣”是动词,穿的意思。后一个“衣”是名词,即衣服。②冠旃冠:前一个“冠”是动词,戴的意思。后一个“冠”是名词,即帽子。旃:纯红色的曲柄旗。这里仅是红色的意思,与上一句的紫色相对。③延维:即上文所说的委蛇,就是双头蛇。④人主:君主,一国之主。飨:祭献。⑤伯:通“霸”。
【译文】有一种人称作苗民。这地方有一个神,长着人的脑袋蛇的身子,身躯长长的像车辕,左边右边各长着一个脑袋,穿着紫色衣服,戴着红色帽子,名叫延维,人主得到它后加以奉飨祭祀,便可以称霸天下。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義”,见(xi4n)则天下和。
【译文】有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有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凤鸟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翅膀上的花纹是“顺”字,胸脯上的花纹是“仁”字,脊背上的花纹是“義”字,它一出现就会使天下和平。
又有青兽如菟(t))①,名曰■(j)n)狗。有翠鸟②。有孔鸟③。
【注释】①菟:通“兔”。②翠鸟:即翡翠鸟,形状像燕子。古人说雄性的叫翡,羽毛是红色;雌性的叫翠,羽毛是青色。实际上,翡翠鸟的羽毛有好多种颜色,不止红、青二色,所以自古以来就做装饰品用。③孔鸟:即孔雀鸟。
【译文】又有一种像兔子的青色野兽,名叫■狗。又有翡翠鸟。还有孔雀鸟。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译文】在南海以内,有座衡山,又有座菌山,还有座桂山。还有座山叫做三天子都山。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y0)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译文】南方有一片山丘叫苍梧丘,还有一个深渊叫苍梧渊,在苍梧丘和苍梧渊的中间有座九嶷山,帝舜就葬埋在这里。九嶷山位于长沙零陵境内。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y@)鸟①。又有不距之山,巧倕(ru@)葬其西②。
【注释】①翳鸟:传说是凤凰之类的鸟。②巧倕:相传是上古帝尧时代一位灵巧的工匠。
【译文】在北海以内,有座山叫蛇山,蛇水从蛇山发源,向东流入大海。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成群地飞起而遮蔽一乡的上空,名叫翳鸟。还有座不距山,巧倕便葬在不距山的西面。
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①,名曰相顾之尸②。
【注释】①盗械:古时,凡因犯罪而被戴上刑具就称作盗械。戈:古代一种兵器。倍:通“背”。背弃。佐:辅助帝王的人。②相顾之尸:也是上文所说贰负之臣一类的人。【译文】在北海以内,有一个反绑着戴刑具、带着戈而图谋叛逆的臣子,名叫相顾尸。
伯夷父生西岳①,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d!)羌(qi1ng),氐
羌乞姓。
【注释】①伯夷父:相传是帝颛(zhu1n)顼(x&)的师傅。
【译文】伯夷父生了西岳,西岳生了先龙,先龙的后代子孙便是氐羌,
氐羌人姓乞。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①。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②。【注释】①玄丘之民:古人说是生活在丘上的人物都是黑的。②赤胫之民:古人说是从膝盖以下的腿部全为红色的一种人物。
【译文】北海以内,有一座山,名叫幽都山,黑水从这座山发源。山上有黑色鸟、黑色蛇、黑色豹子、黑色老虎,有毛蓬蓬尾巴的黑色狐狸。有座大玄山。有一种玄丘民。有个大幽国。有一种赤胫民。
有钉灵之国,其民从厀(x9)以下有毛①,马蹄善走②。
【注释】①厀:同“膝”。②走:跑。
【译文】有个钉灵国,这里的人从膝盖以下的腿部都有毛,长着马的蹄
子而善于快跑。
炎帝之孙伯陵①,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②,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sh&)。[殳]始为侯③,鼓、延是始为钟④,为乐风。
【注释】①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②同:通“通”。通奸。吴权:传说中的人物。③侯:练习或比赛射箭时用的箭靶。④钟: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译文】炎帝的孙子叫伯陵,伯陵与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私通,阿女缘妇怀孕三年,这才生下鼓、延、殳三个儿子。殳最初发明了箭靶,鼓、延二人发明了钟,作了乐曲和音律。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g(n)①。
【注释】①鲧:相传是大禹的父亲。
【译文】黄帝生了骆明,骆明生了白马,这白马就是鲧。
帝俊生禺号①,禺号生淫梁②,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
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黄帝。②淫梁:即上文所说的禺京。
【译文】帝俊生了禺号,禺号生了淫梁,淫梁生了番禺,这位番禺最初
发明了船。番禺生了奚仲,奚仲生了吉光,这位吉光最初用木头制做出车子。
少(sh4o)皞(h4o)生般①,般是始为弓矢。
【注释】①少皞:即上文所说的少昊号称金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译文】少皞生了般,这位般最初发明了弓和箭。
帝俊赐羿彤(t$ng)弓素矰(z5ng)①,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x))
下地之百艰②。
【注释】①彤:朱红色。矰:一种用白色羽毛装饰并系着丝绳的箭。②恤:体恤,周济。【译文】帝俊赏赐给后羿红色弓和白色矰箭,用他的射箭技艺去扶助下
界各国,后羿便开始去救济世间人们的各种艰苦。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始]为琴瑟(s6)。
【译文】帝俊生了晏龙,这位晏龙最初发明了琴和瑟两种乐器。
帝俊有子八人①,是始为歌舞。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帝舜。
【译文】帝俊有八个儿子,他们开始创作出歌曲和舞蹈。
帝俊生三身①,三身生义均②,义均是始为巧倕(ru@),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③,始作牛耕。大比赤阴④,是始为国。禹、鲧(g(n)是始布土⑤,均定九州⑥。
【注释】①帝俊:这里也是指帝舜。②义均:就是上文所说的叔均,但说是帝舜的儿子,这里却说是帝舜的孙子,属于神话传说的不同。③叔均:上文曾说叔均是后稷之弟台玺的儿子,这里又说是后稷的孙子,而且和前面说的义均也分成了二人,神话传说分歧,往往有所不同。④大比赤阴:意义不明。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后稷的生母姜嫄。“比”大概为“妣”的讹文。妣:母亲。“赤阴”的读音与“姜嫄”相近。据古史传说,后稷被封于邰地而建国,姜嫄即居住在这里,所以下面说“是始为国”。⑤布土:传说鲧与大禹父子二人相继治理洪水,鲧使用堵塞的方法,大禹使用疏通的方法,都需要挖掘泥土。布即施予,施行。土即土工,治河时填土、挖土工程。⑥均:平均,均匀。引申为度量、衡量。九州:相传大禹治理了洪水以后,把中原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就是九州。
【译文】帝俊生了三身,三身生了义均,这位义均便是所谓的巧倕,从
此开始发明了世间的各种工艺技巧。后稷开始播种各种农作物。后稷的孙子叫叔均,这位叔均最初发明了使用牛耕田。大比赤阴,开始受封而建国。大禹和鲧开始挖掘泥土治理洪水,度量划定九州。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1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①,是复土(穰)[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y5)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注释】①颠:头顶。
【译文】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儿听訞生下炎居,炎居生了节并,节并生了戏器,戏器生了祝融。祝融降临到江水居住,便生了共工。共工生了术器。术器的头是平顶方形,他恢复了祖父祝融的土地,从而又住在江水。共工生了后土,后土生了噎鸣,噎鸣生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洪水滔天①。鲧(g(n)窃帝之息壤以堙(y9n)洪水②,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③。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注释】①滔:漫。②息壤: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够自生自长、永不耗损的土壤。③复生:相传鲧死了三年而尸体不腐烂,用刀剖开肚腹,就产生了禹。“复”即“腹”的同声假借字。
【译文】洪荒时代到处是漫天大水。鲧偷拿天帝的息壤用来堵塞洪水,而未等待天帝下令。天帝派遣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禹从鲧的遗体肚腹中生出。天帝就命令禹最后再施行土工制住了洪水,从而能划定九州区域。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1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