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像鱼在水里?"
道长:"是。"道长微笑,"海里面的小鱼问大鱼,我常常在听人们讲海,海究竟是什么啊?大鱼说'你不就在海里面吗?'海就在小鱼的身体里面,海也在它的身体外面,它就在海里面。但是由于完全地生活在海里面它反而不知道了。我们也因此常常不知道。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的话语里经常在用的这个道字。我们说知晓了某事叫'知道';我们说某人做生意很好,叫做'生财有道',把一个企业经营得很好,叫做有'经营之道'。在中国古代,为人夫,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父,都有道的,是'为夫之道,为父之道,为妻之道,为母之道',都在道中。人们还常常以'道'来划分社会,黑道,红道,黄道。所有生活的每一桩,每一点,每一滴,它都在道里面。治国平天下,叫治国之道,用兵打仗叫用兵之道,还有为君道,为臣道,处处都有道。道实际上与我们近得不得了,我们会处世,说有'处世之道'。道就像海水,围绕在我们的四面八方。"
小男皱眉琢磨:"那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呢?道理?日常?"
道长:"传统道家的文化和道家的哲学告诉我们,这个道,就在平常日用间,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既是对待他人,更是对待自己。"#p#分页标题#e#
大家不语。这轻轻易易的几句话,听来分量极重。我思绪翩跹:有多少人能够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会想到此番作为更是在对待自己呢?中国古老文化的认识,是推己及人,也是推人及己。其智慧与辩证的魅力,非当今世界的文明人能够轻易企及的。这么简单而古朴的道理,在今天,却似灵丹妙药,可以医治世人纷乱的、盲目的、自私却难以自利的人心……
道长:"这个道如果放大,也是生命和宇宙的原点。假使我们学会在原点中看待世界,找到生命宇宙的原动力,找到生命宇宙中的规则,也找到了通向这个规则的道路,我们的生活就会非常的美好,我们也会非常的智慧,我们的人生就会非常的圆满……"
无话不说:"这听着有点绕,有些吃力。简单说吧,怎么找到这个能够让我们人生比较美满、智慧的道呢?"
亚女:"是不是就得上山,进庙之类的?心才能够纯净啊?"
道长:"有两种方法,你说的是其中一种,就是类似于上缙云山,在道观里面修行;另一种方法,就是像每一个人那样去生活。生活也是在修道,修道就在红尘社会中,在你们的生活中。"
一人怀疑:"这能一样吗?"
道长:"上山修的道,和在你们的生活中修的道,平平等等,没有高低。道就只有一个。"
无话不说慢悠悠的口气呈忍无可忍状:"道长,我又不得不说了,蒙我了吧?像不给我辟谷,也说我将达到和辟谷一样的效果?那如果上山修炼和不上山一样,我们还为什么上山?你们又为什么在山上?"
生的伟大嘿嘿笑:"那就应该是你在山下给他们传道了……"
道长笑:"说探索也好,说追求也好,道只有一个,山上的道和山下的道是平平等等没有任何的差别的。可能你说的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我们在山下悟道,多数都是处于被动的,碰到什么事,才有可能觉悟什么事。生活中你遇到开心的事情,遇到悲伤的事情,你遇到了很多的事情怎么对待怎么处理,你们的情绪自己无法控制,因为你们并不知道下一分钟的事态会是怎样,你们都是随着事态,或是生气,或是高兴,或是失望沮丧,或是振奋得意,都是将要发生的事情决定你们的什么情绪。而且几乎是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左右你们的情绪。但是'悟'是一样的,没有一个人在度过自己的生命经历之后,还是无所知、无所悟的,再不明白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明白,因为他经历了。任何一个老人都是智慧的,因为他积累了他的经历。在生活中做成功的事情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做失败了的事情也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痛苦是为了让我们明白,高兴也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种种情绪的不同变化,都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生命中的一些东西……"
生的伟大小声重复:"生活中没有失败,但都是教训……"
有人轻轻笑。轻得像小风的微微掠过……这是我多年以来向往的朋友相聚啊,并不是美酒高歌,不是寒暄客套,不是华丽的灯和更华丽的衣衫刺得双目酸涩,而是有真诚的话语娓娓道来,有晚风缓缓吹拂,有山林与红尘的气息交错飘浮,日光与夜色的无声相替……红尘在极目的山下远处,车灯流动,那一片生动之中,各人、各自在寻找,在体验他一生的喜怒哀乐;而山上的山林,连风都仿佛蹑足提衫地轻轻在林中穿行,月亮慢慢地升起,山体的寂静、庄重,仿佛夜,是一个不可言说的仪式,将日与月无声地此起、彼伏,光阴在一明、一暗的交替之间,千万年地滑行……而在这分分秒秒的不知不觉中,心里像有一扇未曾发觉的门,悄悄,悄悄被开启,有一个世界,在我们的心里还有一个世界……
道长:"听说过这句话吗?'当我们头破血流的时候往往就知道了规则的存在',这就是在红尘中、在社会里面的修道。"
生的伟大:"这话不像古人说的。"
道长笑:"这是恩格斯总结的。道是一个总的规律,这个总规律运用到处世的原则中,就变成了处世之道,运用到经营的过程中就是经营之道,运用到生意的过程就成了生意之道……它是一个总的法则,在各个子项目中间的运用。而像我们在山上修道的人呢,是主动地去悟,主动地去找。老子说'不出户而知天下',这是因为宇宙万事万物虽然在表象上有很大区别,而本性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一切及一,一及一切。我们找着了本质上的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那么自然以道观之,就知道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它本身的变化。所以道只有一个,并不是道只在山上。但是悟道的方式我们是可以选择的,我们是愿意头破血流地去找到这个东西呢,还是愿意在山上通过一种方式主动地去明白?"
静默……
道长:"我们在山上修道的方法,是我们主动地去找生命的这个东西,寻找生命和宇宙的原点;我们在社会中去悟呢,是在大量的生活经历之中。道是无所不在的。在生活中寻找虽然头破血流,虽然悲喜交集,虽然七情六欲,虽然有种种的磨难,实际上到结果都是在帮助我们去悟。而最后山上、山下彼此悟出来的道一定是一样的。一个人做生意做到最好的程度,他会悟出来;一个人哪怕是盗贼,到最后他也会悟出'盗亦有道'来。七十二行任何的一行做到最高的一个境界上,悟出来的东西都是一致的。一个人成了大画家、大书法家的时候他悟出来的东西,和一个大诗人、大音乐家、大政治家,乃至于大企业家、一个大乞丐,悟出来的东西在某个境界上是相通的,这就叫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归到一个对生命和宇宙的最本质的理解,就是归到道。"
小男:"道是一切吗?"
道长:"太上老君说,道是宇宙中无所不在的真理,他遍一切的时,一切的空,在宇宙的各个角落都存在;庄子说'道在屎溺间',他怕我们听不懂门里也有道,门外也有道,山上也有道,山下也有道,干脆一下子说到底,连屎溺里面都有道,看你们怎么去领悟了。所以我还是提醒你们:道不只在任何的一个庙门里面,道就在大家的平常日用间,在我们的生活中。'道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道这个东西你不可能须臾离开它,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了,所以我们平时就是生活、生存在道里面的。但是我们生活中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就是在道中,比如说生气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生气,着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着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对待让我们会气急败坏的这件事情,宁愿我们的血压变高、血脂变高、血糖变高,什么都变高。我们对这个世界有种种的错解,我们总是在干扰着它,在错认着它,就像干扰、错认我们的身体。而这一切里面,是我们对道发生了种种的错位,我们没有理解到道的存在,我们没有理解到道的本相,虽然道始终在显现给我们。'道'为了让我们领悟,它不惜让我们感觉到失败,挫折,忧伤,悲愁,还有欣喜……"
无话不说:"那,这道,给我的种种礼物可真不少……"
小男:"为什么我们会错认呢?难道我们感受到的挫折并不是挫折?悲愁也不是悲愁?难道我们还应该为此高兴吗……"
道长:"因为我们有欲望啊。欲望让我们偏离了人生真正的方向,让我们产生种种的错认。"
院子里适时响起道家《清净经》的袅袅音乐。女声轻柔的哼唱随之:晚饭时间到了。
道长:"《清静经》里说,'既惊其神,既著万物,既著万物,既生贪求,既生贪求,既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这描述的既是宇宙的一个运动状况,也是它让我们去明白的一个过程。它要通过这些东西让我们去明白,哪些东西是可以的,哪些东西是不可以的。翻译成为我们现在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就是--我们都在社会上生存,我们是不是都明白我们深入其中的这一行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都是潜规则,但是无形中都在制约彼此。"
人马座沉思:"那越是了解了本行游戏规则的人,既是越明白,修行也越深?"
道长:"从红尘的角度,入世越深,在他那一行里面越成功的,一定是醒悟更深的,他一定是最能够把握人与人,人与欲望之间的尺度与关系的。但是这其实隐射的是更大的一个规律和'道'之根本,如果了知这一点,那连最后把握的那点欲望与关系都会看淡。所以我说在山上山下,是身在红尘还是远离了红尘,我们修的、悟的都是一个东西,到达的时间不同而已。"
无话不说:"道理是这么说,但是谁摊上病了,而且还是大病、重病,谁遇上祸事了,倒霉了,挨抢劫了,或者发财了,娶了八个老婆了,中了大奖了,怎么可能反而悟道了?如果这样真的能够悟道,那么再说你们,同样是人,既不需要遭遇什么事情,也不受到任何的挫折,仅仅通过修炼就能够一样悟到这些?"
道长:"当你一把抓住了本质的时候,你就是内心敞亮而且非常幸福了,就算你遇到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你也会在幸福中去体会。这就是修行。领悟到这一点,我们会发现我们生活的状态没有变,但我们的心态变了,其实我们人是活在我们的心态之中的,是不是?并不是有钱就能够幸福,跳楼的人往往是有钱的人,深感痛苦的人大多都是有成就的人。幸福和你的地位没有关系,和你的财富没有关系,和你遇到什么事没有关系。幸福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彻悟和达观。"
无话不说:"那--俗话说我们就是白活了?原先我还以为我挺有悟性的呢!有没有人生生世世地活了多少代,都没有悟出一个道理来呢?"
道长:"任何人的生命过程,都是一个悟的过程,只是在多大程度上悟,有没有悟透罢了。我们都在悟,但是有的人因缘不够。宇宙是往前进步的,生命是往前进步的,我们的生命从来没有停止进化。我不赞同现代进化论的渐变论,我们的生命不是这样一个渐变,我认为我们的生命由几个本质意义上的跃迁。修炼类似提升速度。从道教对生命的本质理解,不认为生命就是一个基因的物质层面的单一克隆。西医把人体当作一个物质性的、结构性的东西,如果再加上心理学,也只是从身心两个角度来认识身体,而我们人实际上是身心灵三方面的组成。"
人马座:"那,这个道,有没有一个极点可以用语言描述?比如说我们讲,一个人最根本的,要诚实和善良。"
道长笑:"没有。如果可以描述,就变成了朱熹了。中国的文化,就是从朱熹这里开始变异的,中国文化的灵魂,也是在朱熹他们的手上扭曲的。原本我们中国的文化是活泼的,充满灵性的,不是我们后来所看到、所理解的那么死板的、陈腐的。中国的文化最了不起的时代是在汉唐时期,所以现在,我们自称为汉人,西方人管我们叫唐人,在西方国家中国人居住生活的地方叫唐人街,唐人、汉人的称呼,就是源于中国最伟大的这两个朝代:汉朝,唐朝……"
在《清静经》轻柔的音乐中,暮色里,在场的汉人、唐人,都轻轻颔首,默认我们历史曾经的灵动与神圣,恢宏与壮阔。这个比弹指一挥间的历史短暂亿万、亿万倍的瞬间,也是这么真实地、充满感染地呈现在这个黄昏的片刻瞬间,像泼染的画卷,侵蚀了我小小脆弱的心脏……
道长:"唐朝之后中国文化就变异了,原因就是宋朝的时候出现了朱熹,出现了二程。程朱理学,提出了三纲五常,提出了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小男:"朱熹的主要成就是对孔子的解释,孔子提倡的忠孝仁义难道不对吗?"
道长:"问题就在于他错解了孔子,错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定格成为一个僵死的东西。经过他解释的中国文化,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虽然讲的东西还是一个东西,但是他把这个东西讲死了,失去了灵性,失去了活性。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体系。东、西文化的不同是:它们恰好是反的,中国文化一起步就很高,非常博大,非常壮丽,非常恢宏,我们现在知道的美国人的开放,他们比不上我们的唐朝,唐朝我们且不说别的方面,仅从妇女的衣着就能够看出来其思想与文化非常开放的程度,开放是一个民族自信和发展的特征。通过朱熹,一下子就变了。而西方,在他们很早以前神本主义的时代里面,一开始就很严谨,然后文艺复兴起来了,最后才放开。西方以前是非常束缚的,所以那时候哥白尼会被烧死,神权大于一切,它的文化是先紧后松,松开了,开放了,才发展进步了,一下子超过了我们。我们是开始很松,很壮阔,然后一下子紧了,我们一紧之后,就'缩'了,从本来的远远在先,遥遥在前,逐渐缩到了后面。"
沉默。话题进行不下去了。历史的曾经,东方西方,似一块巨大的强力压缩饼干,呈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有些目瞪口呆,难以下口……
道长笑:"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太不了解了。我们对生命的历程,对文化的历史,是一样不了解的。妄自尊大和盲目自卑,都是不大对头的。我们先去享受天地赐予的这餐晚餐吧,还有很多天,也说不完我们这么丰厚的历史所呈现的中国文化……"
是的,道长一说"吃饭",像是得到了一个口令,我敏锐的耳朵听到好几个肚子里面发出"咕噜咕噜"的鸣叫声。我暗自笑起来,在暮色苍茫中,自觉有些面目狰狞……
这天的晚餐似乎进行很快。我练完功,才在草地上发了一会儿呆,天还透着深深的蓝呢,他们就摇摇摆摆带着一肚子美食回来了。还在聊呢,我有些后悔吃饭的时候没有跟着去,漏下不少话题……
一人:"……原来我们以为道家也是吃素的,结果我们到山上来之后发觉,这里的饭菜好吃极了,而且荤菜巨多,道家不吃素啊?"
无话不说饱饭之后神定气闲,一派土皇帝作风地瞥视了说话人一眼:"我之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了到这里来治病,甚至把代表了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西医都放弃了,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道家不吃素。人要有人的样子,一个人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地被管束着,那还是一个人吗?"
生的伟大:"乱讲!你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都不吃!"
大家笑:"是啊,你不是一心一意地想要辟谷吗?"
无话不说舞动着牙签:"那是另一个境界,是为了更高的尊严,是为了什么都能尽情地吃!咱们别打岔,吃归吃,问归问,就是我做人也要做,做学问也要做……"
被打断:"你的意思人家做学问的就不做人了哈?"
无话不说:"我的意思是道貌岸然的多。你看,这里面又是一个道,看来'道'确实是一个标准啊,'道貌'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他们嘻嘻哈哈像被夜色重新推到了草地上。我浮想联翩:到底是他们自己走过来的呢,还是被夜色推过来的?沙子们是自己爬上了岸了呢,还是被水推上了岸?人是被命运推动着的呢,还是自己在行进自己的命运?脑子慢悠悠转着,面容呈痴呆状。他们纷纷过来问候,询问状况。我微笑点头"好"字回复。
众人纷纷坐落在自己一个多小时前的位置上。
小男:"道长,确实我们不了解,道家从来就是不吃素的吗?佛教都是强调吃素的啊……"
道长正动手弄茶:"那是你们对佛、道很不了解。我们一说吃素,就认为是佛教的,其实恰好弄反了,佛教本来是不吃素的,道教原本是吃素的。佛教从释迦牟尼开始,到现在的印度佛教,都是不吃素的,佛教后来的吃素,完全是受到了中国道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根本是道文化,道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包括了对佛教的影响……"
大家惊异:"佛教吃素啊,连居士都吃素。"
道长:"你们说的是中国佛教。佛教进入中国已经深深受到中国本土道教的影响,所以吃素。而这个佛教的来源,印度佛教,它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是吃素的。到现在为止,佛教的密宗还是不吃素的。佛经上面说,释迦牟尼沿门托钵化缘,化到什么就吃什么。印度到现在为止残存的一点点佛教,它都是可以吃荤的。"
小男:"怎么佛教传到了中国就吃素了?"
道长:"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有'素斋'习俗。这个素斋的习俗最早是中国道文化提出来的,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通过素斋,强调修炼思想,到庄子时期,已经发展到了有'心斋',和'祭祀之斋'的区别。佛教进入中国后和中国文化融合起来了,受到很多中国道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吃斋。"
不大说话的小洁:"还受到什么影响呢?"
道长:"还有像中国佛教的庙宇。你们去印度看,我们中国的佛教庙宇,已经没有一点印度佛教的痕迹,印度的佛教庙宇根本就不是这么修的。从庙宇,到服装,到这一切的颜色,什么都是不一样了,佛教到中国基本上都本土化了。佛教现在在全世界发展很大,但那是以中国佛教为主流的,印度原生的本土佛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并不大。"
亚女:"道教原先吃素?"
道长:"道家一直是择日吃素的,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历来是这样。佛教受到道文化影响后,慢慢演变到了完全吃素。"
小洁:"还有什么受到道家的影响呢?"
道长思忖片刻:"还有像养生。养生,在传统佛教是不推崇,更谈不上重视的。还有比如说佛教现在也做法事,印度的佛教原先是不做法事的,只有一些很简单的仪式;还有像抽签、占卜等等这些。还有,原来的古印度僧团与传入中国后的僧团,在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在印度,僧众主要是听闻佛法、静坐修行与托钵乞食等,并没有固定的寺院生活模式。佛教是在进入中国之后,才开始形成稳定的寺院生活,也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素食、法事与共住制度。这些演变都受到我们本土道文化的直接影响。还有像相学,预测,堪舆,易经,这些都是道文化的学问啊,所以说佛教受中国道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小洁:"我们都以为看风水,算命,测八字是庙里和尚的事情,谁家需要看看风水了,请一个大和尚,拿个罗盘……"
道长笑:"我以前和他们几位讲过,看风水,看相,算卦,命理什么的,这些技术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古印度佛教是没有的,是佛教进入中国后从道教学习到的知识,正宗的佛教也不会传授这些内容的。风水、看相、算卦、命理的基础,都是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我们都知道'一阴一阳为之道也',阴阳哲学是道文化的基本学说。但是目前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这些,就是不讲究这些。真正的佛教与易学、抽签算命、养生都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所有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改变我们现在的、当下的生命状态的。对于佛教,对于一个修来世的人来说这些是没有意义的,佛教不重视身体,佛教让你修的是来世,那你在今生忙这些干吗呢?佛教认为人生是四大皆空的,认为身体是臭皮囊,因此不重视养生。佛教提倡的是让大家不要去执著身体,说的是'放下执著','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而我们道教是重视今生的,是修今世,道教知道我身为幻,我身是假,正如老子所言:'吾之大患在吾有身,既吾无身吾有何患',道教的落脚处或者说着力点,在于'今生成就'。道教要借我们的假来修我们的真,其目的是强调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就是要一步一步地来帮助我们提炼生命的体会,提升生活的质量,最后逐步实现炼虚合道、借假修真。所以,有堪舆,八卦,养生这些术。"
小男琢磨着:"佛教进到中国以后,虽然受道教影响很深,但是'佛教度来世,道教修今生',从根本上,他们是完全不同的追求啊……"
道长:"其实在境界上,道教和佛教是一致的,'佛教度来世,道教修今生',只不过在修行的落脚处或者说着力点的不同而已。"
一人:"道长,那现在的很多养生方式,像泥疗什么的,都与我们的道文化有关联吗?有用吗?好吗?"
无话不说:"那是跟野猪学的,躺到泥坑里蹭痒痒呢,顶多治个皮肤燥痒什么的……"
道长笑:"你们的问题是四面发放各个角度的呵!泥疗是不是跟野猪学的尚无考证,但是挖掘一下它的历史,泥疗实际上是属于道家五行疗法之一,它是金木水火土的'土'疗法。"
众人惊讶之色……
道长:"泥疗现在已经变成社会化了,人们在通过'泥'来治疗的时候,多半不会去追溯这个方法的根源--这就是我说的我们都在道里,像鱼儿总是在水里。我们都知道养生,但是我甚至忘记了'养生'原本的意思,也忘记了'养生'一词出自哪里,'养生'的实质是什么。像泥疗这样的方法,道家里面有很多,都是同样,这很多也被历史逐渐湮灭了。但是总还有一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保留到了今天。你们说的泥疗就是有幸被保留到了今天的一种,在经过了很多年的演变以后,已经很民间化了。"
一人:"不民间化的泥疗是怎样的?"
道长:"泥疗在以前叫做'坤沙疗法',也叫土疗法,它是用打地气的方式,接触土质,在泥里面还可以加药,用特殊配制的方式加很多东西进去,对身体进行调理。但是泥疗是有限定前提的,现在人们为了经营都忽略了,泥疗不是对所有的人都合适的。如果把完整的道家疗法全部展现出来的话,是另外的一个概念了,那才是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人。完整的道家疗法有深远的文化背景,它是一个配套式的治疗方式。"
胖子:"是不是还有火疗法呢?"
道长:"有啊,火疗法更厉害,有机会可以展现给你们看看。人们经常认为道家难以推广不能够普及,其实就是鱼儿在水里,它已经从各个方面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过是在时光中略有走样,像辟谷,现在很多养生方法里面也有这个,不过他们辟谷的时候还吃什么枣啊,水果啊,黄瓜啊……呵呵,这只能算是减食,或者断食……"
一人兴冲冲:"道长,如果你能够把道家的这些养生方法都恢复出来,我来找地方,我们来养生传道……"
无话不说直截了当:"你那就不叫养生传道了,叫生意,收费还相当高,办一个VIP年卡怎么也得几十万,档次高一点的上百万。我说的道貌岸然也就包括你这样的人了……"
生的伟大笑:"那算我一个!我要打入道貌岸然的内部,纯净道文化……"
小男笑:"怎么纯净啊?边收钱边纯净?"
生的伟大:"那也比只收钱,不讲道文化要纯净……"
人马座:"道长,其实话题这样转来转去的不好,我们能不能够就一个问题深入地谈……"
道长笑……
人马座:"比如说傍晚你给我们说的咒语,符,这些话题还没有讲完……"
道长:"聊天就是这样,在讲下去就是实修了。"
人马座:"还有像朱熹,程朱理学,三纲五常……"
无话不说:"那是北大的事儿。太严肃。我们是鱼儿在水里,是什么水就怎么活,总不至于连水都没有吧?大道至简,就是鱼儿离不开水了,鱼水交融。是不是道长?"
道长笑。
人马座叹息:"大好的时光……"
无话不说:"我用这大好的时光解决实际问题,道长,我这个问题很切实,请你一定彻底地回答:像我这样,能够通过修炼达到辟谷吗?"
大家笑:"又回来了……"
生的伟大:"你不是要天天像个人样地吃吗?"
道长:"任何人,通过修炼都能够达到自己辟谷。"
无话不说:"我自己了!需要多少年?"
道长:"大约需要两年到五年的时间。看练功的情况。"
无话不说:"那为什么不鼓励他们自己修炼辟谷呢?他们还没病,我还有病……"
人马座:"辟谷的时候什么都能够辟掉了吧?像烟、酒?"
道长:"当然,包括你所有的药物,包括制造癌症的因素,都戒了!"
小男:"戒烟的过程会痛苦吗?我吸烟,平时想要戒烟真是太难太痛苦了……"
道长:"基本不会痛苦。但是每个人的反应也不会都一样。有时候心里还是会想,那是心瘾……"
有年轻的年轻道士,道姑,都穿着同样白色的中式衣裤,从院里的小木门陆续出来。他们三三两两,各自夹着,抱着一个小棉垫,蹑足轻声而过……
道长望月:"快子夜了,应该练功了。我们今天就到此?"
无话不说:"等等道长,我还有一个重要的生死问题……"
无话不说:"佛教修炼最后叫圆寂,道教是什么呢?"
道长:"羽化。"
无话不说:"我知道。圆寂还有一个肉身,羽化呢?瞬间这个人就消失了?"
道长遥望月亮,似在喃喃自语:"生命更高层次的存在方式是我们肉身的转化,就是我们身体的气化。我们现在肉身的存在方式,是一个很初级的存在。"
小男:"通过修炼就能够转化生命存在方式了?"
道长:"道家通过炼丹,凝练我们的精气神,然后就能够转换我们生命的存在形式。当我们的身体羽化了,以能量的方式存在了,我们生命的形式就得到了更大的存在。"
小男笑:"就是常说的灵魂出壳了吧?"
人马座:"灵魂出壳是不是也是道教的说法'元神出壳'?"
道长:"两者是不一样的,灵魂出壳很多人都有体验。有的人做梦的时候梦到自己飘飘然的就出去了;有的人会梦到一些事情,隔段时候这些事情在生活中就真的出现了;有的人到了一个地方感觉好像来过,这么熟悉,但是确实又没有来过……这些都是灵魂出壳。但是元神出壳,特别是阳神出壳就不容易了。相当于我们现代科学所谓的质、能可以互换。是'相当于'哦,不是'等同于'。以前如果有人说让我们面前的这张桌子瞬间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掉,那不是魔术就是骗子。但是相对论最基本的定律告诉我们,是可能的,这是上个世纪成型的科学成果,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就可以能量化。能量和质量是一回事。物质完全可以是以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状态存在,也可能是以我们身体的内在的物质方式存在。这就是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我们所谓的'羽化'。"
人马座不可置信地:"羽化就是能量化了?质能互换了?"
道长点头:"用你们能够马上明白的,借用科学的语言来勉强解释,就是这样。"
无话不说对着月亮在点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生的伟大:"道教讲究场吗?"
道长:"当然啊,否则我们的堪舆依据的是什么?还有我们的修炼。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我们有两种实在,一种是实物粒子,一种是场'。我们身体也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同时存在着两样东西,既有我们的实物粒子呈现的身体状态,同时也可以用能量来描述我们的身体状态,而且还可以互相转化。我们平生修炼通过三个步骤,练精而化气,凝练我们身体的肉身而产生出气。通过长期的锻炼,我们的肉身可以不断地用来凝练出气,我们能够感觉出气的存在。气在体内,到了一定程度,可以练精而化气、练气而可以化神、练神而可以还虚,一旦脱体之后,我们的性命就可以脱离我们的身体而存在。闭关,辟谷,带给我们的就是身、心、灵的提升。这不是一个身体的治病,辟谷是闭关中的最高形式。你们几位辟谷的正在变成一个你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新的人。"
无话不说继续望月。仿佛凝固。
人马座在月色下有点恍惚,像在说着梦话般:"通过修炼人真的能够活到两百多岁?"
道长喝口冷茶:"我在德国提到修炼与人生命转换,肉身存在更长久的这个话题时,也遭到德国科学家的质疑。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回答,你自己修炼了,你自己就会知道。但是,德国人紧接着问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说'你们道教讲的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但是又要延年益寿,延年益寿不就是违背自然的规律吗?这两个观点有矛盾'。"
小男认真点头:"是啊,我也想说,这个违反自然啊……"
生的伟大笑:"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问题关键,在于你对'自然'了解多少?自然没有告诉你只能够活七八十岁啊,或者充其量冲锋到一百来岁对不对……"
道长笑:"是的,我们之前讨论过这个话题。确实是我们对顺其自然的'自然'有多大理解?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平均寿命都不一样,看我们的汉朝、唐朝、宋朝、清朝,到现在,全世界的平均寿命都不一样,哪一个阶段是人'顺其自然'的寿命标准阶段?我们真正到了我们寿命的极限吗?向我提这个问题的是德国生物学的专家,他非常清楚脊椎动物的正常寿命是生长期的5至7倍,据此推算,人的自然寿命起码应是170岁左右;我们人现在努力地活到了八十岁不应该稀奇,而是应该还有一倍这样的寿命。换一种方法说,我们现在不是说去超越自然,我们是要回到自然赋予人本身的寿命。"
无话不说终于开口:"所以我关心这个圆寂,羽化什么的,生命最终的表达式。我的疑问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以来,我们都不能够回到自然赋予我们人本身的寿命?不但回不到,还弄出很多的病?就像一笔遗产,不但没有回到我应该继承的人手上,还冒出许多打劫的……"
生的伟大:"那是相~当的郁闷!不过把郁闷当作消遣,也就是闲来郁一郁,解个闷,把强盗当作一起来打牌的,也是相当重要的良性意识……"
笑……
道长:"你说得对,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生命,没有到达自然赋予我们人本身的那个限定?这也是我们在修炼中要解决的:是我们人在生命中种种的错认,种种的流失,种种的放弃,种种的背叛,种种的欲求,甚至种种的贪婪,才使得我们的生命简短到了今天这样的程度。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生命理解。西方人很难认同的。所以,相关他们对我们传统道教养生文化的质疑,我只能够用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思维方式解释,我对德国的那些医学家、生物学家说,现在我们的量子力学,我们的相对论,我们的信息论,我们的混沌论,特别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刚刚能够完成对中国传统道教养生文化的描述。"
小男笑:"这个在我们听来就吃力了……之间的意思需要强大的翻译。"
人马座慢镜头般地点头:"他们承认吗?"
道长总结:"在德国七天之内,有九个德国医学界的博士,经济学界的博士、专家,皈依了中国的道教。"
月亮躲进一片云彩。院底的小木门被轻轻地、完全地推开了,不再是三三两两,而是鱼贯地、一串十几个夹着靠垫的年轻道士们,匆匆忙忙地小跑向二楼的练功房。子夜降临。看来子夜是他们练功、精进的大好时刻。
道长也上了楼。人们散去了。草地上顷刻空无一人。月光照着空在那儿的椅子们,每个椅子都还保持着刚才那个人坐着的习惯、朝向和姿态:有的人老老实实,有的人喜欢身斜头正,有的人要舒服,留着长长的双腿的余地,有的人心急,椅子也是急匆匆地朝前倾着……
雁过留声,花开留香,连人坐过的椅子,都留着人的性格,习性,怎么可能这么喧闹,生动的生命在经历过一生之后,一切都无影无踪了呢?
我被自己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联想弄得有点飘忽。我盘算着这个仅由这些错乱的椅子提供的结论性联想耗费了我多少毫克的能量?飘飘欲仙地最后一个闪进了小楼。
辟谷竟然过去三天了。五分之一的路程走过了!我在心里将这15天画出一条长线,"看着"最前端的五分之一,相当满意,相当有成就感……
回到房间,觉得背上痒丝丝的,痒得奇妙,没有经历过,只能够用"痒"来描述。好半天才想起应该照照镜子,看怎么了。镜子,映射出背上大片细密的红疹子!
我张口结舌愣在那里。皮下出血?还是血液出什么问题了?小时候看山口百惠的《血凝》,一切的可怕都是由发现皮肤上出现红疹子开始的……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购买正版。
责任编辑:admins
浏览:次